
华南五针松广东松
松科松科
防护等级:ⅲ
现状:濒危物种又名文东五针松,分布分散,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南岭山区。随着林区的开发,森林面积日益缩小,幸存的树木大多生在交通不便或悬岩险峰的地方。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30米,DBH 50-150厘米;树皮棕色,分裂成不规则的鳞片;分枝旋转,平展;1年生枝淡褐色,无毛;冬芽稍含树脂。针状叶,5针一束,长3.5-7厘米,宽1 -1.5毫米,绿色,腹面两侧各有4-5条白色气孔线,横切面呈三角形,树脂道2-3条,背面有2条棱,腹面有1个空隙;叶鞘脱落早;鳞片不会向下生长。球果为圆柱形,长圆形或卵圆形,下垂,长5 -12(-17)厘米,直径3-7厘米;成熟时为红褐色,柄长0.7-2厘米;种鳞楔形,倒卵形,长2.5- 3.5厘米,宽1.5-2.3厘米。它们呈有鳞的菱形,长8-12毫米,长翅由组合而成。种子翅长约2.0-3.2厘米。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湖南南部的宜章、宁远、江华、成都和东安、新宁、城步、遂宁、通道,广西南部的龙州和广西东北部的金秀、临桂、融水、龙胜、金州、资源,广东北部的乐昌、连县、阳山、乳源,海南岛的五指山和贵州东南部的平塘、荔波、独山。
生态和生物特征
该树种生态适应性强,在气候凉爽湿润、海拔800-1600米的中亚热带山区生长良好,在气候炎热、海拔500米的北部热带地区也能生长。能适应多种土壤,如酸性黄壤、黄棕壤、黑石灰土、棕石灰土。常见于峭壁严紧的生境中,能形成小树林,是群落的建群种。它是一个阳性树种,其天然更新受林分密度的影响。在密林中,自然更新困难,只有林隙和边缘空开阔,幼苗常见,但幼树不多。天然林立木初期生长缓慢,5年后逐渐加速,10-30年后生长迅速。40-50年后,寿命300年的树依然不空居中。花期4-5月,第二年10月球果成熟,不同年份结果。
保护值
华南五针松是分布在南方的五针松的一个种,对研究松属的分类和分布有一定的价值。干料端直,料优而实。是中山地区从中亚热带到北热带的优良造林树种。
保护措施
在广西的华坪、海南岛的莽山、黄双、黄顺山和五指山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应加强保护,促进自然更新,大力植树造林。
栽培要点
应采用中子增殖法,以采集50-60年生母树健壮的种子为宜,苗圃宜选择排水良好、海拔500-1000米的缓坡山地。清明前后播种,播种前消毒,浸种催芽,胚根发白时播种,一个月左右出苗。三伏天适当遮阴。造林宜用2-3年生苗木。对于园林和盆景栽培,黑松和马尾松也可作为砧木,通过嫁接或腹接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