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寸麦11
1.植株特征:幼苗半直立,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分蘖能力强。株型紧凑,株高76cm。旗叶扬起,整齐度好,穗层整齐,成熟度较好。穗呈长方形,芒长,壳白,粒白,粒半角质,丰满度中等。亩产穗数38.2万穗,每穗粒数34.5粒,千粒重45.1克
2.生育期: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8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1天。
3.抗病性:高抗叶锈病,中感条锈病和白粉病,高感纹枯病和黑星病。
4.籽粒品质:两年的测试结果如下:籽粒容重774g/L和789g/L,蛋白质含量13.93%和14.68%,湿面筋含量28.6%和31.7%,稳定时间11分钟和11.3分钟,吸水率54.5%,最大抗拉638E。你。
5.产量表现:2015-2016年黄淮冬麦区南部晚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39.5公斤/亩,比对照周麦18增产5.1%。2016-2017年平均产量558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5%。201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8公斤/亩,比对照增产3.9%。
三。郑麦618
1.植株特征:幼苗半直立,叶片深绿色,分蘖能力强,抗寒性中等。株型弹性中等,株高76.4cm,蜡质重,茎弹性好,抗倒伏性好。旗叶宽而长,推力向上,穗下节长,穗层整齐,成熟度较好。穗呈长方形,芒短,壳白,粒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产穗数36.8万,每穗粒数35.4粒,千粒重46.4克
2.生育期: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9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成熟期略早。
3.抗病性:高感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黑星病,中抗条锈病。
4.籽粒品质:两年的检测结果如下:籽粒容重792g/L和786g/L,蛋白质含量14.94%和13.86%,湿面筋含量31.1%和32.5%,稳定时间4.3分钟和2.9分钟。
5.产量表现:在2014-2015年黄淮冬麦区南部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547kg/亩,比对照周麦18增产4.8%。2015-2016年平均产量541.6公斤/亩,比周麦18增产5.5%。201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0.6公斤/亩,比对照增产6.8%。
四。丰德村麦20
1.植株特征:幼苗半直立,苗期叶片狭长,叶色深绿,苗势强,似分蘖能力。春季拔节稍晚,两极分化快,苗足整齐,抽穗晚,春末一般抗寒。株型中等弹性,株高70.7-75.8cm,茎蜡质,有弹性,抗倒伏。旗叶短而宽,向上,下穗节短,穗层整齐。穗状花序纺锤形,小穗密集,结实性好,芒长,壳白,粒白,半角质粒,饱满度中等。亩产穗数39.7-40.6万,穗粒数34.5-36.4,千粒重42.7-44.2克。
2.生育期: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0-232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成熟期平均略早。
3.抗病性:中度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高度感纹枯病和黑星病。
4.籽粒品质:2016年检测,籽粒容重764g/L,蛋白质含量12.83%,湿面筋含量25.6%,降落值400秒,沉降指数72ml,吸水率56.1ml/100g,形成时间1.7分钟,稳定时间11.4分钟,弱化度35FU,出粉率71.6。。2017年籽粒容重789g/L,蛋白质含量14.7%,湿面筋含量29.1%,降落值444秒,沉降指数65ml,吸水率53.2ml/100g,形成时间8.2min,稳定时间12.2min,弱化度45FU,出粉率66.7%,硬度65HI。。
5.产量表现:2015-2016年河南省冬小麦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52.3kg/亩,比对照增产6.3%。2016-2017年平均产量537.9公斤/亩,比对照增产4.9%。201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50.7公斤/亩,比对照增产5.4%。
诉弄玉035
1.植株特征:幼苗半匍匐,叶短而宽,叶深绿色,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型疏松,株高88cm左右。茎弹性好,旗叶扁平,叶色暗,穗层不规则,中大型穗,结实一般,粒数少,下穗节长,中后期美观,熟性好,黄化。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粒角蛋白,椭圆形,饱满度好,黑胚率中等。平均亩产穗数39.1万粒,每穗粒数30.1粒,千粒重46.4克
2.生育期:半冬性品种,比对照豫麦49和新麦18晚熟2天。
3.抗病性:中抗高抗茎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黑星病。
4.籽粒品质:2005年和2006年检测结果为:容重800g/L和799g/L,蛋白质(干基)含量13.29%和14.27%,湿面筋含量28.6%和29.5%,沉降值29.3ml和30.7ml,吸水率60.9。、56cm sup2。
5.产量表现:在2004-2005年黄淮冬麦区南部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505.9公斤/亩,比对照豫麦49增产4.26%。2005-2006年平均产量537.72公斤/亩,比对照1新麦18增产3.32%,比对照2豫麦49增产3.84%。2006-2007年平均产量518.9公斤/亩,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
六。山克迈2000
1.植株特征: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适中,叶片宽大向上。株型直立,株高70cm左右,茎粗壮,抗倒伏性好,抗干热风性好,黄化正常。穗呈长方形,穗长10-12cm,芒长,壳白,粒白,角质,粒饱满。亩产30-35万穗,千粒重50g。
2.抗病性:高抗黑星病、纹枯病和条锈病,中抗叶锈病和白粉病。
3.籽粒品质:容重781克/升,粗蛋白含量14.27%,湿面筋28.8%,沉降值34.1毫升,吸水率54.8%,稳定时间2.6分钟。
4.产量表现:在我国黄淮海北地区多点试验中,田间亩产一般为650-750公斤/亩,比对照品种增产21.6%。
七。神麦1号
1.植株特征: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生长势弱,中后期生长旺盛,分蘖能力中等,成穗率高。株型紧凑,茎短,株高75cm,拔节后叶片扬起,茎粗,蜡质,弹性一般。果穗长方形,大,芒短,穗层整齐,外观好,种子半角质,黑胚率低。亩产40万穗,每穗40粒左右,千粒重42g左右。
2、抗病性:高抗白粉、条锈病和纹枯病,中抗叶锈病和叶枯病。
3.籽粒品质:籽粒容重800g/L,粗蛋白(干基)含量14.69%,湿面筋32%,沉降值27.5ml,沉降值424s,吸水率68.08%,形成时间2分钟,稳定时间4分钟。
4.产量表现:在2001-2002年河南省高东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87.6公斤/亩,比豫麦49增产4.32%。在2002-2003年河南省高东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61.9公斤/亩,比豫麦49低4.57%。2002-2003年参加河南省高冬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32公斤/亩,比豫麦49增产2.98%。2003-2004年平均产量512.5公斤/亩,比豫麦49增产6.7%。
八。登封168
1.植株特征:幼苗半直立,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叶片向上倾斜,叶片较宽较绿,看起来比较帅气。株型紧凑,株高75cm左右,茎粗硬,抗倒伏,穗层整齐,分蘖率高,小穗排列紧密。穗状花序为纺锤形或棒状,结实性好,芒长,壳白,粒白,穗长约8-9cm,小穗排列适中,每穗小穗数20-23粒,小穗结实3-5粒。每穗粒数40-43粒,千粒重42g。
2.生育期:半春品种,全生育期230天左右。
3、抗病性:高度感条锈病、白粉、疮痂病。
4.籽粒品质:籽粒容重752g/L,蛋白质含量(干基)15.1%,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6.9%,沉降值35.5ml,吸水率56.3%,稳定时间1.1分钟,最大抗伸长114E。u,伸长面积为33 cm2;角质率99%,落地值309s s。
5.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99.5公斤/亩。
九。麦基38
1.植株特征: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叶厚。株型疏松,株高74cm左右,抗倒伏性好,熟性好。穗呈长方形,芒长,壳白,粒白,粒硬。每亩最高分蘖105.7万,每亩有效穗41.6万,分蘖率40.4%,每穗粒数39.7粒,千粒重42.1克
2.生育期: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2天,相当于对照麦基22。
3.抗病性:条锈病免疫,中度抗白粉病,中度感赤霉病,高度感叶锈病和纹枯病。
4.籽粒品质:籽粒容重796g/L,蛋白质含量14.4%,湿面筋36.3%,沉降值32.5ml,吸水率66.1ml/100g,稳定时间3.6分钟,面粉白度76.2。
5.产量表现:在2017-2019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产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603.1公斤/亩,比对照麦基22增产3.5%。高产组2019-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77.2公斤/亩,比对照麦基22增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