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夏贝尔是前段时间国货救市中漏网之鱼。
11月23日,*ST拉夏(603157。SH)暴跌,最新市值仅8.68亿元,或有退市风险。
*圣岳夏k线图来源:红星新闻
这源于拉夏贝尔11月22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公司被多个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尚未收到法院关于本次破产清算的任何裁定,本次债权人申请公司破产清算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来源:公告截图
随着事件开始发酵,“拉夏贝尔被申请破产”的话题在24日上午一举登上热搜榜首。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吃瓜群众,对这个消息的反应大多是惊讶但并不意外。
记得从去年开始,拉夏贝尔的门店就到处挂上了“全场8折”的促销信息。看到的人都不禁猜测,这个品牌不是毁了,就是在做慈善和福利,拉夏贝尔显然属于前者。
这个创立于1998年的中华老字号,见证和经历了无数商场上的风风雨雨。从曾经的女装领军人物到今天的突然离去,拉夏贝尔的转身也意味着市场的改变,服装专注于浪漫淑女的时代从此终结。
拉夏贝尔的《死亡宣言》就像《王者荣耀》中亚瑟王的心碎之锤,让人沉默,击破防线。
曾是“她经济”模范生
诞生于1998年的拉夏贝尔(La Chapelle)经常被误认为是法国品牌,因为它的logo和设计调性都充满了法国风味。事实上,拉夏贝尔品牌属于上海拉夏贝尔服饰有限公司。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误解,是因为创始人邢家兴先生在构思这个品牌的时候,正生活在一个叫拉夏贝尔的法国小街上。在激情沉淀底蕴的多事之秋,诞生于拉夏贝尔的设计作品大多是浪漫与历史的缩影。
来源:拉夏贝尔产品海报
当时拉夏贝尔用筹集的50万注册资金组建了一个只有两个设计师的单薄团队,然后挂上店牌,正式开门营业。
拉夏贝尔因其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符合当代女性审美的鲜明服装风格,迅速打开市场,受到《她经济》的热烈欢迎。在她创业的第一年,拉夏贝尔就赢得了两三百万元的销售额。
从那时起,拉夏贝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4年10月9日,拉夏贝尔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7年9月,在几经a股之后,拉夏贝尔终于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首家A+H股上市的服装公司,巅峰时市值120亿。
然而,过于急切地占领市场的决定,过时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以及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为公司埋下了很多隐患。
直到大浪淘沙,我才知道谁在裸泳。拉夏贝尔的雷霆终于爆发了!
激进扩张后被反噬
根据招股书中的信息,拉夏贝尔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快时尚、多品牌、全直营的时尚集团。所谓快时尚,就是服装行业的一种商业模式,特点是新品快,价格接近,紧跟时尚潮流。
或许是被上市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过于执着于“快”的拉夏贝尔在2017年将门店数量扩张至9448家,市场份额领先。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截至2018年6月底,拉夏贝尔拥有9674家门店,是名副其实的“店王”,“店王”也让拉夏贝尔成为了“垫网”。
不懂物极必反道理的拉夏贝尔在2018年经历了明显的表演失速。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增速为13.08%,净利润亏损1.6亿元,同比下降132%。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情是,2018年底,拉夏贝尔开始放缓关店,门店数量下降到9269家。
当时,拉夏贝尔在回复上交所2018年年报问询时指出,近年来,服装零售行业销售增速放缓,行业内竞争加剧,行业内部分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此外,以直营模式为主的拉夏贝尔还面临着人工、房租等刚性成本上涨的不利影响。
到2019年,拉夏贝尔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拉夏贝尔实现营业收入约76.66亿元,同比下降24.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6亿元,同比增加近20亿元。
来源:拉夏贝尔2019年财务报告
2020年头疼的拉夏贝尔的员工们正在为如何公布原因而发愁,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们理所当然地要做“嫁衣”。资料显示,报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店客流下降,报告期内公司线下直营店销售额低于预期,同店比下降58.5%。由于报告期内公司现金流紧张,进货数量相应减少,销售收入也相应减少。
那么2020年的表现到底有多差呢?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8.193亿元,同比下降76.27%;毛利为人民币8.856亿元,同比下降79.98%;净亏损13.769亿元,同比下降38.86%;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2.48元。
2020年各季度主要财务数据来源:拉夏贝尔2020年财务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拉夏贝尔多年来一直因亏损而处于退市边缘。如果今年仍为负,将终止a股上市。
另外,拉夏贝尔在线下开店的同时,也爱扩张品牌分店。
2011年之前,拉沙佩勒只有三个女装品牌:拉沙佩勒、Puella和Candie ‘s。2012年,拉夏贝尔正式提出“多品牌、直销为主”的发展战略,先后推出7m和LaBabite两个女装品牌,推出POTE、JACKWALK、MARCECKO三个男装品牌,以及8EM童装品牌。
2015年后,拉夏贝尔内部基本停止培育新品牌,主要通过投资合作拓展新品牌。至2018年,公司先后通过控股公司拥有或推出Siastella、OTR、GARTINE等品牌,并先后通过合资、参股等方式支持或参与MairaLuisa、Tanni等品牌的发展。
来源:拉夏贝尔微信官方账号
这些信息直接暴露了拉夏贝尔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失去了让品牌成功的重心。看着另一座山的拉夏贝尔也在并购中吃了不少苦头,其中就包括备受争议的对法国品牌Naf Naf SAS的收购。
2018年1月,拉夏贝尔宣布以52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1亿元)收购法国VIVARTE时装集团旗下女装品牌Naf Naf SAS40%的40%股权。随后,2018年11月,拉夏贝尔对剩下的60%产生了兴趣,计划出资353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78亿元)收购LaCha ApparelIISàrl60%的60%股权,从而间接收购Naf Naf SAS60%的60%股权。改善收购和交付事项的最后期限延长至2019年7月1日。为了完成收购,公司与第三方签订了协议,贷款不超过3800万欧元。
然而,自2017年以来,Naf Naf SAS的业绩一直疲软,每年都在扩大亏损。果不其然,2020年6月19日(法国时间),裁定Naf Naf SAS正式进入司法清算程序。
随后,拉夏贝尔发布公告称,由于2019年Naf Naf SAS大幅亏损,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拉夏贝尔2019年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增加4.43亿元。
拉夏贝尔居然摔了一大跤,扑到ICU。逆市而上,拉夏贝尔已经穷途末路。
逆势败,顺势赢
同一个赛道上的两个竞品被拿来比较是必然的,尤其是在拉夏贝尔申请破产的那一刻,市场开始盘点和洗牌。
比如在拉夏贝尔被时代淘汰的时候,她的老对手太平鸟已经在郭超的东方快车上崛起。
太平鸟比拉夏贝尔早到家两年,但发展思路并不局限于某个节点的影响。而是不断探索创新,时刻紧盯潮流风向标。虽然是老民族品牌,但却是最时尚的Z世代商家。
立志做中国快时尚第一品牌的太平鸟,在财务数据中直观地展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
从营收来看,随着品牌升级和价值提升,太平鸟的产品价格逐渐上涨。公司2011-2020年收入保持稳定增长,CAGR9和CAGR5占比分别为20.3%/9.7%,2020年收入为93.9亿元。
来源:国信证券
从净利润来看,曲线波动明显。官方的解释是2015年以后公司库存高。2016年计提近50%净利润的存货减值。此外,公司启动年轻化转型,直营店扩张,与推广、门店、人工相关的销售费用快速增长,导致净利润下滑20%至4.3亿元。2017年后,随着存货减值率的下降和费用率的稳定,整体净利润呈波动上升趋势。
2020年,公司开始着力提升直营店质量,关闭直营店79家,费用率下降。净利率增长0.6p.p至7.5%,净利润增长29%至7.1亿元。
来源:国信证券
从毛利率来看,近年来公司毛利率水平稳定在53%左右的高位。
来源:国信证券
展望2021年的最终成绩单,不少研究所也表示继续看好太平鸟。
原因有二。先是上个月太平鸟正式公布了全球代言人YiBo和男装代言人白敬亭。与、刘雯、俞敏洪、奥运冠军一起组成了太平鸟的代言人团队。可以看出,有了不同领域偶像带来的流量池,太平鸟的成长曲线是清晰的。
来源:太平鸟产品海报
其次,在今年冬季天气提前降温的背景下,作为羽绒服销量相对较高的品牌(冬季预计占比40%),公司认为借助产品研发和营销能力,借助新的明星代言和天气助力,有望帮助提振业绩。
但是,在发展趋势向好的形势下,太平鸟依然任重道远。目前,品牌持续发展仍有两大障碍。一方面,产品往往高溢价获批,性价比较低。另一方面,品牌深陷涉嫌抄袭的负面丑闻。这两个弊端是太平鸟急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深入审视市场的本质,可以发现一个更深层次的秘密: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战。
11月24日,“拉夏贝尔被申请清算”的消息发布后没多久,各种相关文章涌出,90%的内容都在强调拉夏贝尔是“中国版ZARA”。
此前,就连拉夏贝尔最闪亮的时刻也被誉为“中国的ZARA”。
从心理学上讲,以强者之名描述另一个人的优秀,反映出国外品牌在中国快时尚市场更受欢迎。
回顾今年双十一女装品类的销售报告,同样明显的是,上榜的十个品牌中有四个外资品牌,占据了本土市场的半壁江山,民族品牌还有待发掘空。
双十一女装天猫平台成交额top10品牌——来源:上海证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让民族品牌冠以“ZARA”的前缀显然是不合适的。毕竟拉夏贝尔从未发表过禁止新疆棉花的声明。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商场的战场,还是资本对垒的市场,都紧跟时代的脚步,瞬息万变。
固执地困在自己家里一亩三分地,以个人意志对抗整个时代,必然会被淘汰。精神可嘉,但不一定。
拉夏贝尔的血泪教科书,值得业界反复阅读和深思。
本文为专栏作者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uoyant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