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的隐忧
小米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营收创季度新高,但主要由手机业务推动。季度业绩显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5%,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但整体营收同比仅增长34.5%,主要是受其IOT和事业消费品的拖累。
2020年Q3业绩显示,小米物联网和事业消费产品业务仅同比增长16.1%,远低于整体营收增速,表明其在电视、穿戴设备、智能音箱等行业面临挑战,其中穿戴设备市场面临华为的打压。
根据IDC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数据,小米本季度在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排名第二,出货量同比下降7.7%。华为打败了小米。本季度,华为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60.5%,市场份额为28.6%,领先小米的22.0%。
小米曾经长期位居中国穿戴设备市场第一。然而,在Q2 2020年,华为超越了小米,在2020年第三季度,华为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小米在可穿戴设备市场败给华为,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小米将IOT业务视为下一个出口,它希望利用IOT的爆发更上一层楼。然而,现在它在可穿戴设备市场被华为击败,这无疑给它在IOT市场的崛起蒙上了一层阴影。
香港媒体对小米业绩的摘录显示,2019年小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5.4亿元,但2020年第三季度降至302.6亿元。令人费解的是,在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现金储备却下降了。
爱奇艺推出反剧透弹幕,不到一月相关弹幕下降30%左右。
二、小米造车的挑战
造车之所以成为目前的热门话题,是因为特斯拉股价飙升,吸引了国内很多科技公司介入这个行业。最近百度和苹果都进入了这个市场,这进一步促使他们造车。一向高度关注资本市场的小米此时造车,颇耐人寻味。不过考虑到小米自身的情况,造车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乐视曾经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在电视、视频、手机行业都有所建树。但是乐视造车最终导致乐视资金链断裂,乐视沦落到现在的模样值得小米深思。
乐视造车投入超过100亿,蔚来等三大互联网造车企业造车投入也超过100亿。重大的资金投入对小米来说显然是很大的压力。从2020年Q3的提前储备来看,需要小米投入超过三分之一的资金来造车,这对于小米来说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资金压力。
小米的手机业务一直利润很低,小米曾经占主导地位的穿戴设备业务受到华为的压制,这将迫使其投入资金来增强这项业务的增长。如果此时投资100多亿元造车,很可能造成其资金被挤压。以小米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的郑重态度,恐怕未必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小米造车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相关的技能积累。已经进入造车行业的百度,优势在于自动驾驶技术。小米显然没有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积累。进入汽车行业可谓是从零开始,可能需要几年的投入,这对它来说更是巨大的。
总的来说,小米进军汽车行业面临的风险太大,其打下基础的IOT业务面临挑战。白明科技真的怀疑它会在这一刻冒险进入汽车行业,在IOT行业断臂,所以白明科技认为所谓造车更有可能被听成空。
客服微信:(181628402)本文链接:https://www.n5w.com/49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