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难预见,随着这项技术的普及,未来必然会有更多厂商将自己的手游app转为小游戏,小游戏市场将迎来一波产品井喷。
值得注意的是,Unity早在11月11日就发出了开发者征集令,宣布与字节游戏合作推出手机游戏转迷你游戏服务。在这次分享会上,字节跳动小游戏开发平台负责人唐勇似乎也是有备而来,以小游戏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小游戏品质升级之路,在重度游戏和产业内容中尤为突出。
自2018年中国游戏版号发布以来,游戏市场发展速度放缓,各大厂商被迫探索精品之路。移动性和轻便性已经成为中国游戏产品的发展方向。相对于需要下载安装单独app的手机游戏,可以在浏览器和各种app中运行的小游戏,可以边玩边停,更能满足网民碎片时间的使用习惯。
在保持高留着的同时,具有RD成本低、RD周期短的特点。随着企业不断增加社交产品,小游戏成功抢占流量红利,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中国小游戏的沉沦与复苏
“迷你游戏”这个词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似乎所有体积小、玩法简单的游戏都可以称之为迷你游戏。但是,即使不能明确定义,每当提到它,国内玩家还是能说出那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作为例子——“开心农场”。
2008年,上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在校园网上推出了一款名为开心农场的社交游戏。
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开心农场凭借简单易用的游戏模式和“偷菜”的强互动性,瞬间火遍中国互联网,仅一个月就达到了10万的日活。随后迅速突破100万日活,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游戏之一”,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不朽的神话,深深地镌刻在一代人的记忆中。
风靡全网的开心农场。
后来,在回顾开心农场的成功时,开心农场旗下公司“五分钟”的创始人高说:“我们总结了当时的三个社交游戏规则:足够受欢迎;真正的朋友之间的互动;有碎片时间可以玩五分钟。开心农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没有一款社交游戏将这三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开心农场的成功刺激了中国整个游戏市场。许多公司纷纷进入社交游戏领域,并模仿开心农场推出类似产品。一时间,各种“农场”、“牧场”、“停车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Renren.com、Kaixin.com、百度贴吧、QQ空等社交网络中,热闹非凡。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页游和端游的增长,内容简单的社交游戏逐渐失去了人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游戏产业的发展,画面表现更好、游戏内容更丰富、玩法更深入的手机游戏逐渐涌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过去非常流行的社交游戏,因为不能顺利适应手机环境,已经完全成为过去,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直到2014年,白鹭时代推出了H5游戏(互动多媒体游戏)的制作引擎——白鹭引擎,迷你游戏才结束了长久的沉寂,重回江湖。
与传统手游相比,H5小游戏开发门槛低,生产效率快。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可以在手机浏览器和app中运行,无需下载客户端,这使得游戏具有很强的可分享性和广泛的用户来源。
每当用户在玩完一款H5小游戏后感觉良好,只需将连接发送给他的好友,就可以邀请对方一起玩,省去了传统手游中“去应用市场-搜索游戏-下载安装”的繁琐过程,大大提高了用户自发转发和传播的可能性,让游戏的推广和引流变得极为便捷。
当然,纸上谈兵的理论太多了,只能用我们的成绩来说服市场。【/S2/】2014年7月22日起,由两人团队历时一天半制作的H5游戏《猫中环绕神经》在微信朋友圈如病毒般传播,上线三天就收获了500万用户和1亿访问量,成为当年的现象级游戏。
猫周围神经
“选择HTML5技术是出于朋友圈快速传播的需要,无论是APP还是Flash扩展应用都无法在朋友圈快速传播,”游戏制作人秦川说。
《猫》周边神经的爆炸让手游市场看到了H5游戏强大的传播能力,大量H5游戏开发公司出现并获得资本投入,中国游戏市场由此迎来了H5游戏时代。
伴随着游戏技术的,还有游戏的商业变现模式。
以前小游戏的商业变现模式主要靠平台买断和流量分成。后来受手游和端游内制付费模式的影响,小游戏也走上了“淘金”之路。
2015年,H5版小游戏《龚宇一山》实现了月流水百万的突破,通过道具付费模式,迈出了商业化和自盈利的第一步。2016年,首款H5游戏《传奇世界H5》上线,国内游戏市场再次看到了H5游戏强大的吸金能力。
至此,H5游戏产业化进入新阶段,月流水千万甚至过亿的游戏不断出现,市场前景良好。
H5游戏的实现方式
2017年底,微信推出了小程序新品类——微信小游戏,并开放了小游戏开发文档和开发者工具。更多的独立游戏开发者开始加入这一领域。
与此同时,从最初的碎片化时间的消遣,到商家与用户的互动渠道和企业品牌推广的窗口,小游戏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游戏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卡牌养成、动作冒险、体育竞速等新类型逐渐出现,但小游戏一次能玩的特点不变。
直播时代,小游戏如何“玩转”市场
2019年,电商直播元年,小游戏又迈出了令人瞩目的一步:结合电商模式,还推出了阿里全国喵店、美团袋鼠跑、苏宁天天发现鲸鱼等系列产品。
这种用小游戏积分换取奖励的模式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用户的留存率和转化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发展普遍处于瓶颈的游戏市场,小游戏的市场正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随着游戏运营渠道和形式的逐渐多样化,小游戏频频“出圈”,跨界与其他行业结合。
很多企业将H5小游戏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利用制作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将H5小游戏频繁制作出来,以此来摩擦社会热点,快速抓住用户眼球。
也有公司将小游戏作为自己的经营形象,在与用户互动的同时传递品牌价值(比如滴滴租车的春运rush Brave)。
就连公益事业也可以和H5扯上关系:腾讯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先是推出了微信史上第一款公益H5游戏《登山行动》,呼吁大众关注偏远山区贫困儿童的生活状态;后来,在世界森林日,推出了以保护森林为主题的H5游戏“不毛之地”,引起了网民对环保的共鸣。
环保主题游戏《不毛之地》
小游戏在与文化领域跨界合作的过程中,展现了游戏作为“第九艺术”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央视财经与《天天爱消除》RD团队联合制作了一款简单而有意义的H5小游戏《球球冲》;《触摸时光的记忆》,同一个主题,被创造性地做成解密游戏,让玩家一边玩一边复习历史知识,可谓寓教于乐。
根据艾瑞发布的消息,随着市场进入后疫情时代,游戏用户的生活将逐渐回归日常工作/学习,在线娱乐时间和意愿将大幅下降,但对新游戏的需求会增加,而轻度玩家的数量和意愿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显然,这类市场受众更适合玩即点即玩、即停即玩的游戏,更光明的市场前景等待着游戏。
再好的内容,没有流量就等于不存在
渠道是游戏厂商营销推广绕不开的话题。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内容,没有流量和讨论是不存在的。对于内容简单、玩法相似的小游戏,单纯靠质量取胜要比靠重力游戏难得多。
“与其在质量方面下功夫,不如在促销方面下功夫.”对于没有自己渠道的中小游戏厂商来说,选择一个好的渠道让自己的游戏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社交APP的延伸,小游戏最好的渠道就是活跃在市场上的各大社交平台。
2018年,腾讯能够以7000款产品,1亿的日活,60亿的市场规模“称霸”小游戏市场。其渠道——微小程序2.3亿的日活跃用户和微信强大的传播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90后游戏玩家小游戏在微信上“泛滥成灾”:“微信上到处都是小游戏的分享链接,有时还会被小游戏的分享链接“支配”几句才开群。朋友圈也全是微信好友炫耀游戏‘战绩’的图片。”
得益于H5技术,小游戏可以轻松融入社交平台的使用场景,通过类似分享道具和奖励的方式,引导用户进行传播。传播方式一般是游戏链接或者二维码海报,非常适合图文分享内容的社交平台。在用户好奇心和竞争意识的影响下,往往能达到“病毒式传播”的宣传效果。
短视频是另一个社交渠道。
短视频可以尽可能完整的呈现小游戏的内容和玩法,更容易吸引用户。
同时,小游戏由于其即点即用的特性,无需下载就可以轻松插入视频场景。用户在观看相关视频后,只需点击视频下方的游戏主播即可进入游戏。相比微信,需要转发到微信群或者朋友圈,为游戏绘制新的引流。短视频进一步简化了引导用户进入游戏的过程。
短视频碎片化和轻量级游戏的高度结合,将给小游戏市场带来革新。难怪唐勇会在今年的中国Unity Online技术大会上自主推出“一种以视频场景为主要传播方向的即玩小游戏”。
总的来说,在现有社交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小游戏领域似乎很容易,但要逆转这个过程可能没那么容易。
中国游戏行业的另一巨头网易目前也面临这样的困境。
相对于腾讯和字节跳动自己手握渠道矩阵,网易几乎处于相反的位置,手握大量有实力的游戏IP,却没有社交平台支撑小游戏的发展。同时,目前社交平台市场处于稳定状态,微信、QQ、新浪微博基本坐在低位。网易要想推出自己的社交产品,只能像知乎、豆瓣一样,把目光投向尚未成为红海的细分市场。
网易也确实这么做了。
2018年,网易推出网易大神APP,致力于打造优质游戏玩家社区。借助网易强大的游戏矩阵,网易通过发布网易游戏第一手独家资讯和原创内容、设置游戏套装代码、邀请游戏制作人入驻APP等方式,引导大量网易游戏玩家入驻网易大神。
网易需要社交平台。
到2020年11月,网易大神已经成功跻身游戏社区APP第一列,在IOS榜单社交APP分类中也能稳定在32名左右。
网易神作为垂直于游戏领域的社交产品,背靠网易庞大的游戏矩阵,发展潜力可观。目前,网易已经尝试在网易大神上推出由其手机游戏衍生的一系列H5小游戏。这些IP支持的小游戏在质量上表现不错,更受手游玩家的追捧。
总的来说,小游戏市场未来的皇冠谁会摘得,还不是特别清楚。
客服微信:(181628402)本文链接:https://www.n5w.com/42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