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出去主要是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不久前,Tik Tok说,如果你脑子里想的是对的,为什么你不把你想要的东西放在口袋里?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其实是错的,但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仍然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
这次出去半个月,让我整理了很多东西。
我们把创业比作盖房子。很多人一出生就不怕老虎。其实他们脑子里根本没有盖房子的设计图,从主观印象出发盲目盖房子。有些聪明的成功了,有些崩溃了。
有的人可能擅长盖平房,有的人可能擅长盖楼房,盖楼房的起点比你高。低调的行程主要是和这些擅长盖楼的人交流,明白自己是盖楼的。
去某个台的时候,朋友告诉我,低调不是年收入千万的公司老板从业5年以上,甚至更久的事实。没有人是一个项目突然成功的,肯定失败过很多次。我答应了。我大多是80.90之间的创业者,大哥创业23年(低调今年才27岁)。这都是我叔叔的。
这一面验证了这些人也是从小平房开始建,慢慢掌握了建筑的设计图纸,然后一步步摸索成功的。
一路走来学到了很多,篇幅有限。今天我主要讲解一下项目选择的方向,以及这些人如何选择项目。山顶的人和山下的人看到的风景不一样。
项目选择标准
1.不要带着自己的喜好去看项目。
我相信很多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就是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会带入主观色彩。这群老板对赚钱的项目似乎没有排斥,也没有偏爱或者不偏爱。赚钱就像,项目不违法,能赚钱,没有喜欢和不喜欢的概念。这个其实很多人都很难做到。
2.看项目不用经验主义。
我的朋友没有完成这个项目,并告诉我我不能这样做。三年前我做这个项目失败了,告诉自己做不到。组里的人说我做不了这个项目。
有时候,我们要不带自己的经验主义去思考项目的事实,即项目的难度在哪里,我的优势在哪里。我们应该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看项目,而不是基于别人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三年前你做不了一个项目,不代表三年后你也做不了。
我以前很讨厌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但是你会发现,其实团队都是这样的项目,无非就是人的效率的高低。
一边想一边找一个自己能做好的项目比找老婆还难,所以不要太矫情,赚钱才是王道。
3.不要做不能放大的项目。
即使我自己能做这个项目,我也不能给别人。这个事情很难规范。如果你把这件事作为你的职业支撑点,那就很危险了,比如(IP业务。我很久以前就说过,IP一定是副业,主要是做项目。
但公司创始人要有IP,不仅要赚钱,还要聚集资源,拓展资源网络。这次出去,朋友说你低调浪费了你的资源网络,这些年错过了太多机会。
当你手里拿着锤子的时候,你眼里只有钉子,你不可能用两个拳头和四只手抗衡。如果真的想把企业做大,就要建立在标准化和流程化的基础上。
所有不能放大复制的业务,基于个人维度的业务,都不推荐。
4.从公司维度选择项目。
从公司维度选择项目的依据是这个项目必须是可复制的,后期可以脱离创始人的手,建立相应的流水线进行标准化的去放大。
这一点和第三点一样,不可复制。当你选择公司维度作为项目的思考点时,自然会计算人员成本、场地成本、人力效率、生产比例等等。
个人维度会自动忽略这些内容。自然,你从创业开始就一直在个人维度做事,你自己会做事,会越来越消耗一个人。
5.天花板应该足够高。
如果一个项目的天花板很低,做起来就没有意义。从入行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冲昏头脑,不轻易决定做什么。如果你决定了,你就会成为领导者。
可能大家觉得这听起来有点自吹自擂。这些老板真的是这样做事的。如果他们想做,就会全进去,成为行业各方面都做到极致规模的公司。
他们不缺钱,不缺技术,不缺人才。为什么越界的人很凶?打败原有巨头的往往不是圈内人,而是颠覆性的圈外人,他们更有闯劲。
6、会计生产比率
公司维度和可复制维度的生产比例才是一个公司应该做的。很多新创业者总喜欢空手套白狼,总喜欢以小博大。
小而广,永远出不了名,因为没有那么多小而广的人。在赚钱能力的前提下,一切都是苍白的。
如果你只活在一个狭小广阔的思维世界里,你的人生就很难出人头地。
这个世界就是钱生钱,就是生产比,这就是商业。
你总是喜欢无成本无投入的互联网下半场,这样的生意会越来越少。
企业越小,对技术的需求就越大,因此也就越不稳定。这样的波动会让你患得患失,更难放大。
投入100万,产出100万,这样的生意才是好生意,计算的是投产的时间。
这些老板能接受的时间不一样,有的三个月,有的半年,有的一年,有的两年。
但是很多小企业家接受当天退货,甚至超过一个月。这样的业务越来越少,很难做大。
7、寻找项目中的差异
这些人即使选择了一个项目,也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壁垒和差异,从而建立自己的壁垒。
比如我接触的一个返利老板,两年前跟我说返利不能失败,我不会失败,我只做付费流量。当时他的收入在业内还是很低的。
两年后,人家已经成为返利行业的前5名和前10名。人的壁垒就是我做好后端,我把改造做的足够好。粉丝进来,我比别人更快的回到这个循环,我专心做这一件事。
大部分行业的人都是搞流量和返利的。结果可想而知,很多人因为流量波动很大,没有理由耐心去搞转型,错过了机会。最后并不是所有的大项目都有人买单。
当人们进入游戏时,他们发现了项目的不同之处,并坚持建立自己的壁垒,从而做得足够高。
大多数人在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对的。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去做,市场好的时候大家都会赚钱。很多时候,你要思考项目红利消退的时候,谁能玩。
8、短期内,最终很难成大事。
做一个项目,如果你选择这个项目仅仅是因为一种方法,一种技能,你可以在短时间内赚钱,你不确定这个技能和方法可以做多久。如果你盲目去做,你可能会死得很快。
创业要居安思危,想长远的办法,哪怕慢一点,但效果肯定不会差。从长远来看,我一定会赚钱的。但短期来看,可能有点慢。
这也是做返点的大佬。我们聊天,他告诉我他们是最早做快递粉的。当时他们评论说短信什么的都可以玩,效果不错,但是坚持要贴快递。只是一个点,稳定。
稳定比什么都重要。那些发短信和评论的人,其实也不怎么赚钱,但是用稳定的方法,他还是比那些人走的更远,团队已经组建起来了。当时的快递粉环境现在已经不用了,现在做可能不如以前有效。
短时间内,越追越追不上。如果你是在这种状态下做事,那你太累了。你追不上,也不可能成功,因为时间清零了。
如果是这样的项目,就不用去看了,因为规模达不到一定的规模,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项目选择基本上就是这些原则。只有走出去,接触优秀的人,你才能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