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是否应该把精神投入到投资理财中,有两种观点。
答:投资理财不靠谱。有这种精神不如投资自己。我很想玩投资,等到30岁事业有成也不迟。
b:你应该早点学习投资理财。即使一开始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理财能力。
那么,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种观点,看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能否打破。
参数A:
投资钱不如投资自己。
与其把钱花在看投资理财类书籍、关注股市指数变化、搜索国际宏观政策新闻信息上,不如提高技术和人脉关系,早日实现升职加薪,在三十年内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业生涯。
可行性:
乍一看,这个论点听起来异常合理。人生最靠谱的就是自己。短期资金亏损,从长期角度去投资自己,有一种“长线钓鱼”的意思在里面。这也教会了我们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放弃未来的丰厚利益。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已知:G君年薪10万。假设每年人到账,没有其他支出,全部算结余。
方案一:G先生首次投资理财,年化收益率10%。十年后,他的总财富是175.23万元。而这笔钱在没有任何增值投资的情况下,十年后就是100万。
方案二:G先生致力于投资自己,每年为此花费2万元。五年花了10万,还升职了,人为翻倍,年薪20万。以后事业会更好,第十年已经到了50万的水平。在这十年里,他的总财富是170万元。
从这个数据来看,策略1的总财富在过去十年中略高于策略2。
但方案二,第10年后,由于G先生事业有成,以此为本金,先加入投资理财硕士。由于此时他的年薪已经达到50万元,所以他未来的收入会明显高于方案一,方案一仍然维持10万元的年薪。而且由于滚雪球效应,财富增值的速度越来越令人羡慕。
有问题:
以上两种方案都有一个默认条件,尤其是方案二,即G先生确实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投资达到升职加薪的目的。但从现实社会来看,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状态。
这个社会的现实是,大部分财富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部分人掌握着少数财富资源。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事业有成,达到人生巅峰。但更大的可能是五年十年后成为社会普通人的分母,处于金字塔的中下水平。这就是梦想和现实的差距。
所以,如果你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为十年后的荣耀投资自己上,你可能还是和现在一样穷。
什么让一个摄影师挣钱,让一个摄影师月入过万的技巧。
参数B:
学习投资理财,从现在开始。
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专属,也不是你要等到积累了大量财富才可以拥有的清高产品。与其关注未来,不如未雨绸缪。你可以在最早的时候学习和实践投资理财,甚至是在大学期间。
可行性:
也许大部分徘徊在理财门外的人的顾虑是,投资理财不容易,或者说和自己关系不大。但这种观点确实是错误的。我们学习投资理财不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成为大师,但至少可以有基本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而且,学会投资理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总结和实际操作的过程。如果你等到成功的那一刻才去学习,那就太晚了。
继续以G先生为例。
g君实验投资理财,年薪10万。虽然启动资金不多,但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投资:
(1)每月余额作为基金的定投。
关注收益,优先考虑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在意风险的话可以设立债券基金和部门币基金。
(2)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基金。
如果市场整体看好,会设立偏股型基金。市场坎坷,可以设立债券基金和部门混合基金。
(3)设立小额P2P
优先考虑有实力的平台,不要投入太多资金。
有问题:
因为投资理财是有知识和技术门槛的,要想获得更高的收益,需要持有系统的知识学习。如果只是随便听信谣言,或者跟风投资,很可能是赚不到钱的。
此外,通常有好处的地方,就一定有风险。在我们投资的初期,要有心理准备,不要因为一时的亏损而无精打采。抓住合适的时机,迎头回来,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投资自己?还在投资理财?
其实我们不需要把两者分的太远。
投资理财作为一个持久的学习过程,可以通过平时的积累和沉淀。如果真的要等到事业有成,才会愿意涉猎投资理财,怕自己落在别人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