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光临可关玩日记,免费分享生活知识及创业资讯
  • 微博和头条哪个影响大(头条与微博哪个有影响力)

    微博和头条哪个影响大(头条与微博哪个有影响力)

    2017年,腾讯、微博、今日头条的绞杀进入新阶段。在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或许平台模式的整合可以释放新一轮红利。

    1.“头条”已经成为内容拥有者的一个流。腾讯和微博偷了今日头条: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分发机制无疑已经真正被各平台所重视。不仅搜狐、网易、新浪等传统门户网站宣布转型,就连腾讯、微博也开始上头条。2017年6月,腾讯任命任宇昕为OMG新舵手,而任宇昕这次的重要任务是“加速算法推荐等技术的突破,打造完整的内容生态”,暗示其基本调整逻辑是进攻今日头条。

    在此之前,微信于2017年5月推出了“看一看”功能,为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不仅页面布局与今日头条高度相似,就连“不感兴趣”功能也与今日头条如出一辙。以“媒体人”曹国伟为首的微博也走上了头条的道路,在时间轴系统中加入了智能推荐系统,并于2016年4月推出了“未读池”算法,在社交分发的基础上干扰用户的信息流。

    此前,热门频道被移到首页第二个标签页的显著位置,算法解决了“微博过一会儿就没了”的尴尬。甚至微博的PC主页(未登录)的风格也对今日头条做了逼真的模仿。可以看出向对手学习的决心。对于各大内容平台来说,“头条”似乎已经成为主流,在各自产品的基础上,开启了算法分发之路。

    2.在“社交化”的战略下,今日头条的产品发生了哪些变化?今日头条被微信和微博“头条化”,节奏就不一样了。

    2017年以来,其在内容产品上的努力硕果累累,抖音短视频和火山小视频火了起来。但是,这并不能帮助它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腾讯和微博都有庞大的社交池作为支撑。缺乏社交关系链的今日头条,一直面临着如何提高用户留存的问题。因此,着眼于长远利益,“社交化”成为半年来今日头条的头号策略,可以观察到这一策略正在其产品层面进行尝试。对于一个资讯产品来说,如何建立“社交”氛围,加强用户与内容创作者的联系和互动?

    目前头条正在尝试三种方式:(1)类似微博早期的做法,引入微头条和问答,明星、网络名人、大V等。以增强用户对内容来源的意识,培养用户“关注”的习惯;(2)通过产品迭代,尽可能让用户看到“关注”按钮并点击。在信息流中,旧版作者头像和ID位于文章标题的左下方,非常不显眼;新版提升到文章标题的顶端,位置更加突出。目的是教育用户。(3)就是通过相对强势的运营手段,调动作者主动吸粉。

    自2016年12月,头条平台宣布“粉丝看视频的收入是非粉丝的3倍”以来,平台上几乎所有的新功能都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功能中包含了很多具有社交(订阅)属性的功能,比如私信功能(提高账号服务粉丝的能力)、粉丝必看(解决粉丝访问率低的问题)和扩展链接(用于引流等目的)。一个更重要的信号是,粉丝对推荐的影响力可能在增加。

    3.算法+社交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媒体人在争夺“新红利”:一方面微博、腾讯在做头条,另一方面今日头条也在全力做社交,这说明社交和算法不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容分发机制,平台开始通过相互融合让产品更加成熟。算法推荐可以提高信息分发效率和用户使用时间,社交关系可以增强用户粘性和商业价值。“算法推荐+社交关系”,就这样,意外且合理地成为了平台的公众选择。当流量红利变小,整合成为释放红利的新方式。

    这一轮算法+社交平台改革,势必会释放新一波红利:在微博微信上获得更多曝光机会,在头条号上可能会沉淀更多粉丝。回过头来看,对于媒体来说,互联网有两波半的红利。

    第一波是10年的微博,第二波是13年的微信,另外半波是16年的今日头条。今日头条之所以只有半波,是因为微博微信为媒体提供了全套的变现方式(流量+粉丝+商业化)。大量草根号(如微博搞笑排行榜、精选段子、十点阅读)即使通过简单的“处理”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粉丝,其创始人早已成为千万富翁。

    今日头条之前只给媒体流量,不给粉丝。如今,随着算法+社交趋势的确立,微博微信再次释放流量红利,关于微信官方账号如何出现在“看一看”、“搜索”以及“微博如何出现在热门频道”的研究早已成为自媒体的研究课题。这就是媒体人对红利的敏感。至于完全社交化的今日头条,我们无法预测剩下的半波粉丝红利是否会完全释放。不过根据目前的观察,还是有一批人占了先机。

    2017年以来,今日头条人气火爆。这意味着作者和作者结成联盟,互相关注,促进对方粉丝的增加。这种互性文化,早年起源于微博。很多人刚玩微博的时候会求互性。在头条上,新媒体行业几乎每一篇文章的评论区都充斥着留言、交流粉的自媒体人,姿态不输于微博。

    他们甚至形成了一个消息代码,叫做“粉笔灰”(“粉会还的,粉我,我一定还你”的缩写)。还有的(比如著名的秋叶PPT)开始用微信官方账号作为头条进行导流。要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头条还是作为微信官方账号的导流工具。另外,根据上周发布的新榜单,头条上已经有了第一批50万和100万的V。抛开张、papi酱等知名媒体,其他平台如第一军事情报、Maxonor创意广告、每日一兵、魔等的粉丝数都在80万-110万之间。就像当初的《段子精选》、《十点读书》一样,这些账号迅速占领有利地形,然后寄希望于平台的繁荣开放,获得红利。

    本文来自我最擅长的行当,由一个创业家庭授权发布。已略有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