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骆超频道
这段时间和自媒体的朋友聊天,有科技行业的,也有非科技行业的;有捧着百万粉丝的垂直头大号,也有资深KOL面向行业;有比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更早的专栏作家,有刚从传统媒体转型媒体不到一年的菜鸟;有数百家机构化的集团军运营自媒体,以及个体户…
大家都在焦虑,广告市场在萎缩,媒体形态在巨变,行业规则在改变。
掉队者被打败了
一位公关公司负责人告诉骆超频道,“自媒体机构化运营”将是未来的大方向,机构化运营的结果将是“专业分工”:
“未来做内容的人会踏踏实实做内容,做运营的人会以运营为主,做销售的人会以销售为主。如果他们什么都做,就什么都做不好。”
我问他:“传统媒体记者能出好内容,为什么自己不做?”
他的解释是:
“自媒体口过了,很多人对自己没信心。很多传统媒体人就是想做好。业务很麻烦,他们也不一定擅长。只要给的费用合适,他们愿意进入制度化的自媒体。”
现在,一些传统媒体人离开了传统媒体,与专业媒体经纪人合作。前者负责内容制作,后者负责账号包装、平台运营和商业变现,这可能成为社交合作的新媒体模式。
无论什么形式,受过专业新闻训练的专业媒体人的优势正在体现。Luochaotmt观察到,2019年脱颖而出的自媒体,几乎都是由优秀的传统媒体人操刀。他们对内容选题、传播规律、读者管理、内容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手中也有了更多高端的采访资源,可以沉下心来做一些真正的深度内容,比如调查报告、人物访谈、深度再录制等,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制度化还是个体化?
自媒体“瑞来视点”创始人李东楼直接指出:
“自媒体的发展方向已经走向专业化、垂直化生产,回归传统媒体的老路,自媒体或者个人媒体其实正在消亡。现在流行的自媒体故事写作方式不再输出个人观点,而是基于资料整理和改写,本质还是杂志时代的老套路。”
个人自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个性化的观点,更多的个人账号,更灵活的选题和写作,对品牌有一定的“背书”或“平台”价值。然而,实现持续高质量内容输出的最佳方式是团队合作。就像咪蒙,虽然看起来有个性化的属性,但帮助它进行内容选择、内容制作、标题策划的是一个庞大的团队。
业内不乏个性化的媒体,比如《三表龙门阵》,一直在持续稳定的输出优质内容,但很少,前提往往是没有完全商业化。
机构化自媒体的缺点也很明显:机构化运营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同时会面临同质化的问题,比如机构化的财经自媒体。每个内容都不错,但没什么不同。你很难分辨出不同财经自媒体的区别,也就是说机构需要很强的销售能力才能实现。
我们公司的雷科技虽然有68万微信粉丝(包括“肖磊搞机”等账号矩阵的几百万微信粉丝,全平台500万粉丝),但收入还不如很多个人自媒体,商业化能力较弱。团队成本还在。
自媒体机构化是大方向,机构化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产业。但是制度化不一定会更好,制度化和个体化各有优势。媒体的“自我”本质是个性化。虽然个体户媒体正在受到制度化正规军的攻击,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不会消亡。
平台补贴落空
以前靠写文章谋生很容易,如今分享平台、补贴奖金、知识付费越来越难。
一个自媒体朋友曾经通过大量制作流量稿件(没有流量深度的内容)在内容平台上月入3-4万,5万多的时候,内容平台的高额补贴催生了一个庞大的“造号人”群体。这两年很多传统媒体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样的收入保障才敢加入媒体大军。然而,今年,这种玩法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位自媒体朋友告诉骆超频道:“以前一个月还能赚3万左右,现在就算天天写,各种渠道加起来也有几千元。”
平台的补贴和奖金变少了,甚至没有了,分成比例在下降。对于平台来说,内容供给已经过剩,平台不再需要通过大量的内容激励补贴来获取更多的内容。平台需要独家优质内容。百家号的一位运营合伙人对骆超频道说:“6月是百家号奖金的最后一期。以后100+的奖金没了,我们会更支持签约作者。”百家号签约作者需要保证每个月提供一定的独家内容。
在百家之前,UC大鱼奖金,企鹅芒果计划,很多补贴都大幅下降。本质上,这和滴滴降低司机补贴没什么区别。
朋友圈平台红利的自媒体看不到了,在平台上生活已经不太现实。
短视频冲击波
a auto quickers 2019年的营收目标是300亿,Tik Tok每日生活2019年上半年的营收是200亿。短视频正在冲击所有传统媒体形式,门户、搜索、长视频、信息流……自媒体也未能幸免。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一位负责人,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垂直领域的负责人告诉骆超频道:下滑来得比预期的要晚,6月份就有明显的感觉,因为客户投资了短视频。
近视频段带货能力强,效果更容易评估。更重要的是,短视频市场流量越来越大,成为一个注意力丰富的矿,提供相对廉价的流量,因此成为很多广告主的心头好。
而这恰恰迎合了2019年“质效融合”的趋势。
编辑|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