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光临可关玩日记,免费分享生活知识及创业资讯
  • 罗振宇跨年演讲是脱稿吗(罗振宇跨年演讲经典语句)

    罗振宇跨年演讲是脱稿吗(罗振宇跨年演讲经典语句)

    文章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记忆承载。欢迎阅读全文。

    我看了罗振宇的新年致辞,因为很多读者同时在关注他的内容,所以我每年都会帮读者分析一下这个胖子说了什么。

    这个胖子今年没啥值钱的,往年肯定也没啥。

    他说的太多了,篇幅有限。我只能随意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他用他的第一个哥哥李佳琪做了一个类比。我想表达的是,过去的一年,和以前不一样了,世界变快了。

    在他发明的新术语中,他从电梯模式切换到攀岩模式。

    所谓电梯模式,就是一切都可以追溯。比如你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进个好单位,肯定比卖口红赚的多。

    但是去年呢?谁敢这么说?尤其是在口红哥李佳琪面前。

    所以,模式切换了。前面的路会考验你的创造力,选择等等。

    但这个结论是无稽之谈。因为,人类科技飞速发展的大部分历史时期都得考验你的创造力和选择能力。

    换句话说,只有那些技术几乎停滞的时代,比如石器时代,才有你所谓的电梯模式。

    比如收藏时代,你是酋长的孩子,这叫电梯模式。

    这个我不需要什么复杂的例子来反驳。罗振宇本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他去年没有创业。他早在12年前就开始创业,早在20年前就北漂了。

    这哥们从一个四线小镇到省城上大学,再到北京读研,最后考上了央视。

    《对话》的制作人罗振宇被同事们认为很有思想,很有才华。

    但是,他面临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拿不到编制。他是临时工,2008年离开央视创业。

    而事实上,真正促使他离开的原因是被动的。他和老板的关系如此糟糕,以至于他再也呆不下去了。

    所以当我们看他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时候,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所谓的电梯模型是不存在的,至少在20年前到10年前这段时间是不存在的。

    如果真的有电梯模特,那么罗振宇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本科,北京科技大学硕士,传媒大学博士,然后进入央视。这是一个合适的校长,他在工作上也很成功。

    如果他上不了电梯,你能名正言顺的说之前有电梯模式吗?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绝对的电梯模式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并不存在。

    其实抛开罗振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如果往前推几十年,看看80年代卖茶叶蛋的地摊小贩,你就比教授挣得多。

    有的人就是摆个夜市,摆个烧烤摊或者晚上卖衣服,肯定比当时体制内的任何人都高。

    前段时间有大V吐槽上海的出租车很脏。什么脏毯子有味道,脚上有泥?然后他们说日本的出租车有多干净整洁,服务有多周到,怎么样。

    想想吧。为什么?赚的少,条件当然差。

    其实早几十年,八九十年代的空姐主要是嫁给了哥哥,没有这个赚的钱多。

    当时两个出租车司机两班倒,一辆桑塔纳一年多就能赚回来。那个年代,一辆车肯定比一套房贵。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向你证明读书无用。相反,我一直认为读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有用的。

    但是任何时候都可能存在一些所谓的高收入群体或者高收入个人。

    什么是高收入群体?

    比如早些年,第一次互联网热潮的时候,写JAVA的程序员很吃香,月入一万。

    你注意到你要自己把我说的收入代入年限,我就不帮你换算了。

    但是直到十几年前,写JAVA的程序员收入很少,可能只有几千块钱。你看到了,但是被还原了。

    但如果往后推,比如五六年前,写JAVA的人很吃香,一个月三万多的职位很容易应聘。

    你看看今年,被A公司裁掉的码农去B公司应聘,被B公司裁掉的去C公司应聘。一圈下来,大家的收入整体减少了。

    这就是高收入群体收入随市场波动的写照。

    高收入和市场紧密结合,不仅是养殖户,海鲜也是如此。

    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大丰收,便宜。收成不好就贵。行业组收入和水产品是一回事,目前的价格。

    不说远的,只说码农的最后两次。

    五六年前投资热的时候,风险投资人募集了很多投资人的钱,拿了就要扔出去。如果他们不把奖金扔出去,他们怎么能拿到奖金呢?

    有一点很多人都要注意。

    很多人都是从操纵自己本金的角度来看待投资,这对于风险投资人来说并不准确。

    风险投资是你资金的托管,托管,你知道的。

    他不投资怎么赚钱?甚至有时候一些不良风险投资人和创业者勾结,拿回扣,揩投资人的油。

    游资多了,就像吃阳澄湖大闸蟹的人多了,螃蟹就会卖贵,写JAVA的人收入有大的增长也是正常的。

    近年来,投行开始争夺回报,当市场放缓时,就会反映到互联网行业,进而转化为裁员降薪,等等。

    这是群体收入和市场结合的周期性波动。

    那什么是高收入个人呢?

    再来看个人。确实有像李佳琪这样的卖口红的,年薪几千万,但更多的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做个调查,你拿出口红哥的工资,口红哥的平均收入,口红哥的收入中位数。

    然后把教授第一个兄弟的收入拿出来,把教授的平均值和中位数拿出来一个一个比较。

    你很快就会发现,教授的收入整体上不可能比口红哥低。

    口红可能以前在商场卖过,也可能是从一个柜台一点一点卖到了另一个柜台。

    比如北京朝阳区的人在朝阳区某商场购买,上海静安区的人在静安区某商场购买。

    这个钱是分散的,由每个柜台的柜员来赚。

    现在模式变了。北京朝阳区,上海静安区都是从口红哥那里买的,这些柜员的钱都是他一个人赚的。

    所以你看他赚的很多,在收入上是个超级个体。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教授的模式也可以改变,从一个老师变成50个学生,每个大学都应该聘请自己的教授在自己的教室里授课。

    从这个模式开始,我成了网络名人中的教授。像薛兆丰一样,一个人教所有的学生。

    我的意思是,如果模式改变,变成这样,你也会发现,一个首席教授的收入是成倍增长的,但肯定会造成其他教授收入的损失。

    所以这不是电梯模式,也不是攀岩模式。

    你不能爬,你是李佳琪,你可以爬,你不是,你没有地可以爬。

    LAY不是因为很努力才成为LAY的。事实并非如此。

    LAY已经很努力了,因为已经成为LAY了。你明白吗?

    雷,他得到了这么多的关注和这么多的流量。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努力工作。

    因为他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价值几千万,几个亿,换句话说,他的时间变得极其昂贵,他必须努力,必须努力,否则损失太大。

    一个普通教授今天不上课,可能50个学生等着他上课,也可能他教50个学生一节课就少了一点收入。

    但是今天在李佳琪没有现场直播。可能50万想买口红的人都不会买。他损失的是50万支口红的佣金。

    你看,如果你处在他的处境,你会被迫非常努力地工作。

    这样的逻辑问题在他的演讲中比比皆是。

    我相信他的团队不可能没有意识到我说的话,很简单。

    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自己的台词,这样表达?

    答案只有一个。肯定是他们团队内部算计好的,所以这种废话能最大限度打动更多人。

    所以我给你的第二个例子是我最喜欢的他演讲中的一段。

    他举的例子是广州和越南。总的背景是越南劳动力便宜,所以一些低端生产迁移了。

    你注意到了,那不是他用的词。他说,这不是迁徙。这是什么?

    这是一种延伸,或者说扩展。

    太好了,一个意思,但是完全不一样。

    迁移的意思是:我的就是你的。

    延伸是什么意思?它是你和我的。

    明白,不是我的生产线去找你,而是你的劳动力被纳入我的产业链,成为一个环节。

    你看,一个词从负能量变成了正能量。这太棒了。

    套用他的思路,日本放弃了白色家电,比如冰箱,然后我们生产。

    你用罗胖这个词,也可以说不是迁移,是延伸。

    但是你能这么说吗?显然不是。除非你是日本的罗胖,对日本人说话。

    这是立场问题。不同位置的表达需要不同。

    这很好,因为他是在对这么大一群人讲话,措辞非常重要。

    你一定要防止别人误会,这就显示了高超的技巧。

    向这么大的群体表达,一点点误会被放大,会惹出大麻烦,但他做到了。

    所以,看一场演讲,很多时候,他说了什么并不重要。

    他可能什么都不会说,可能说的都是废话,但是他说出来,让那么多人听到,这本身就体现了很大的技巧。

    换句话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其实我觉得罗胖本人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他虽然尴尬,但也不方便拿自己举例。

    他显然在胡说八道。所谓的逻辑思维,往往是没有逻辑的。

    但即便如此,影响力如此之大,我们难道不应该惊叹于其中的深思熟虑的技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