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的冬天就像乔治·马丁笔下的北领地,终年积雪,里面的互联网公司就是北领地的各家。除了与国内竞争对手争夺地盘,还要与国外的传统企业竞争。
01
如果你打开百度,搜索“互联网冬天”这个关键词,把时间限定在2017-01-01到2017-12-31,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冬天早在前年就来了。
那么,如果你把关键词改成“互联网裁员”,你会看到以下信息:“今年年初,滴滴出现了大规模裁员。前不久有报道说贝贝。com裁员10分钟。后来华为清理了34岁以上的员工。最近曝出魅族裁员25%,估计超过1000人。”
同样的剧情,相似的轨迹,只是今年的主角换成了知乎、斗鱼、美团。
如果再往前看,把时间限定在2016-01-01到2016-12-31,你的惊喜可能很快就麻木了。
寒冬依旧存在,不来也不去,不增也不减。只是今年的主角变成了乐视、滴滴和360。这一刻,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原来互联网寒冬并不是季节性、阶段性的存在。
相反,它的持续时间特别长。
有多强?你需要回到1999年,那时的搜索界面不会显示与互联网寒冬相关的信息。
此时,你可能会松一口气,这个漫长的冬天终于结束了。
但遗憾的是,之所以检索不到相关页面,是因为搜索工具的限制。毕竟,李彦宏在2000年1月1日创立了百度。
但实际上,从1995年到2001年,由于风头的巨量涌入,互联网出现了诞生以来的第一次经济泡沫。
事后统计,从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互联网公司市值损失约5万亿美元。自蒂姆·伯纳斯·李于1991年8月6日在超文本新闻组上发表了关于万维网项目的文章以来,仅仅过去了四年。
27年来,除了最初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普及,互联网似乎一直处于寒冬的笼罩之下。
像乔治·马丁的北领地,常年被雪包围,里面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北领地的各家。除了与国内竞争对手争夺地盘,还要与国外的传统企业竞争。
从历史演变来看,这样不好的地方,最终都会被时间的洪流所淘汰。
02
可以挂在赛道上的是,明显被寒冬笼罩的北领地诞生了很多有实力的企业。
截至2018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有7家属于互联网公司,前5家被互联网垄断。
如果还是用马丁的地理描述,互联网不是笼罩在冬天的北疆,而是七国中最富庶的南疆。
至此,相信你对互联网寒冬有了大致的了解。马东曾在《十三邀》中说:“人类的底色是悲伤的。”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人性中有些悲观。”
我们总是假设我们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的处境是前所未闻的,我们的时代是最坏的。
这种心态可能在文学和电影中都有体现: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而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中展现了他理想中的“黄金时代”。
反正不是现在。
关于这种心理学在传播学上有一个相当类似的理论:第三人效应。这种影响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把客观环境的困难放得太高,其实是变相提高自己的心理幸福感。这样,当遇到困难时,每个人都可以将问题归咎于环境,而不会损害自己的高估。
同样的,如果前辈们做出了成绩,也可以归功于环境的简单,能力相当。
偷钟或者皇帝的新装,都只是维持他们认知协调的借口。在各种借口中,越是贴近生活的,越是需要被反复提及,于是诸如裁员、失业、经济不景气等等都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
遗憾的是,由于缺乏戏剧性,这些话题最终无法成为爱情、复仇等文学母题,只能在灵感枯竭时作为科技记者的写作素材。
03
事实上,如果抛开互联网寒冬等新闻的月经性,一个新生事物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是不容易被接受的。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提出创新扩散的趋势是S型曲线,而接受人群是正态分布。
如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市场份额)新生事物前期市场份额不高,只有少数创新者尝试。
随着时间的增长,市场份额慢慢增加,关注人数也慢慢增加。
虽然互联网在诞生之初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早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但就像人类对猫的感觉一样(猫因为驯化时间不同,被认为不如狗忠诚),商业互联网的发展也没有超过30年。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且不说与7000多年前的农耕文化相比,就是与不到300年前的机器文化相比,人类对互联网的信任度都是远远落后的。
一方面是互联网带来的高回报,一方面是新事物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天平的中间,我们开始不断摇摆,总是担心天平会向劣势一方倾斜。
但是这种担心有道理吗?
当然有。2000年的泡沫让Nadax综合指数攀升至5048.62,但一路下跌(见下图)。因为苹果和谷歌的股价上涨,用了15年才再次超越该指数。
这个泡沫主要是因为资本的过度注入,导致整个科技股的估值过高。而历史总是会重演。共享经济模式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投资的盲目性。
布里奇沃特的创始人雷伊·达里奥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循环往复。如果我们仔细研究重复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找出规律,然后我们可以得出正确处理这些事件的原则。
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警惕现实。
现在让我们回到上面的图表。如果剔除泡沫区,综合指数整体趋势其实是上涨的(见下图)。
这也符合发展规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向上的。
事实上,泡沫经济等问题并不构成我们最大的担忧。
所有这样的事件,只有回归到基本逻辑才能理解:外在的否定永远无法摧毁一个事物,只有内在的否定才能真正根除新生事物。
但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专栏作家#
山宝橙,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山宝橙,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个倡导终身学习的互联网斜杠青年,擅长学术理论与行业实践相结合,专注于新媒体和游戏的运营策划。当然,我偶尔也会在网上写一些时事评论。
本文原载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