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光临可关玩日记,免费分享生活知识及创业资讯
  • 美团佣金比例是多少(美团佣金新规则)

    美团佣金比例是多少(美团佣金新规则)

    文|科技星球王林

    一场大谴责逐渐传遍全国。

    2月以来,重庆、四川、河北、云南、山东、广东等地多家协会公开呼吁美团等外卖平台降低佣金。

    餐饮业不仅要与自然灾害竞争,还要与人为压力竞争。然而,美团本身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亏损5年,上市2年,企业背负着资源的利润需求。

    美团作为一个拥有620万活跃商户和300多万骑手的平台,必须找到一个三方平衡:既要让商户赚钱,也要让他们盈利。美团也在想办法解决。一方面,它摆脱了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另一方面,它通过2B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但毕竟有些商家抵挡不住深冬,在黎明觉醒的前夜倒下了。

    「这家店就不做外卖了」

    陈晓已经吃够了外卖。

    2016年,他卸下记者身份,变身一家餐厅的小老板。当时外卖行业还是美团、饿了么、百度糯米三足鼎立的状态。热钱不断涌入,从一线城市烧到三四线城市。

    嗅到商机的陈晓决定试一试。他加入了一家饺子馆,位于济南西站附近。济南正在西站周边建设西部新城,餐饮行业还不完善。陈晓看中了这个机会。

    他看中了外卖平台的流量,又怕生意做不起,所以一开始就选择了外卖+餐厅美食的模式。“第一周,你需要半价出售,”陈晓回忆道。“除去平台费,基本上每天都亏3000元。”

    一周后,有了五星好评,陈晓不用半价卖了。可能用了一个月,他把输的两万多赚回来了。

    因为位置好,陈晓的餐厅生意很好。“基本上每天都有200单,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意。”加上外卖订单,最好的时刻单店日营业额能达到七八千。对于一个面积不到100平米,客单价20元左右的小店来说,这已经足够沾沾自喜了。

    最红火的时刻,外卖能超过审讯菜。每天订单量接近200单,仅外卖营业额就有4000元。“主要是美团外卖,百度糯米一天有好几单。”

    但是这些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2017年,美团的佣金从18%增长到20%。与此同时,外卖平台上的生意也大不如前。就算收了广告费,单量直接降了一半,打乱了陈晓薄利多销的算盘。

    “大部分商家能承受的极限是20%。如果是情侣店,租金4000元。通过双平台,每天接120-130单,到月底只能赚一万块钱,刚好够两个人用。”一位餐饮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陈晓最怕的就是顾客给差评。在一个下雨天,由于骑手发货时间延误,给了差评。这不是商家的错,但是商家必须承担回应的赔偿。陈晓联系消费者要一份22元起的外卖,他转给对方50元,对方刚取消差评。

    “美团有两组骑手。一波是美团发的。他们只接店内2公里范围内的订单,而且保证有人接单。另一波是外包团队。配送限额扩大,但不能保证有人接单。”陈晓选择外包团队,让他多次遭遇高峰期没人接单的尴尬。“我总是在后台加提示,一个,一个,五个或者两个。”他告诉科技星球(微信ID: tech 618)。

    更让他困扰的是平台抽取佣金的方式。据Tech Planet报道,饿了么和美团的报价一样。直营城市是:保底佣金+报价,代理城市是:原价。

    所谓保底提成,是指单价不跨越20元(含20元)和20元的部门,均从4.5元起抽取提成,超过20元的部门按一定比例抽取积分。

    这种提成方式让客单价在20元左右的商家苦不堪言。“一份娇子26元,减去20%的平台佣金,减去骑手费用和推广费,到18元或17元,减去全流量,商家几乎不剩钱了”,吐槽。

    再极端一点,如果消费者消费15元,美团精选4.5元,再去掉谁给骑手的3-4元,减去推广成本,商家手里剩下的就不多了。

    佣金上涨,订单减少,利润缩水,让陈晓下定决心,第二家店不接单了。

    挤出来的利润

    已经上市的美团面临盈利压力,商家需要付出越来越多的额外成本。“以前开店不需要交押金,现在1000元起需要交押金。”陈晓示意。

    但是补贴越来越少。武汉商人章雷表示:“美团现在每年有两个月的补贴,每单补贴0.8元,但只有大品牌的商店才能拿到,其他什么都没有。”。“以前每单会有一到两笔补贴。”

    这就让商家先算好每一分钱,关心每一个谈资。他们一直在减少店面面积,提高餐率,减少菜品,提高价格,以应对高佣金下的生计压力。

    “平台贵,商家没利润。我该怎么办?我只要从配料上想办法。说它丑是恶性循环。”杭州一家牛杂火锅店的老板感叹。

    大多数商家为了生计,都是先在菜品上下功夫。“店里吃一个饺子,一个饺子25个,美团上放20个饺子”;“如果美团多抽我一点,我就以提高客单价来回应”;“我的食堂菜总是比外卖便宜,就像外卖要28元,食堂菜只卖22元……”

    很多商家都证实了很多消费者的预测。“目的是摆脱平局,促销费与商店里的价格一致,”章雷说。“最终,还是顾客买单。”

    但是,只有少数商家有这样的话语权。章雷的信心来自于他规划的店,已经成为所在区域子品类第一。

    章雷每月挣3万元,但基本上都是辛苦钱。为了保证收入,他必须保证订单的数量。在外卖淡季,比如三四月份,他每个月需要花8000到10000元买流量。“如果不推广,可能一天连100单都拿不到。推广的话,一天就能拿到140单。”

    如果一天的量没有达到心理预期,他就会熬夜。面试当天,夜里11点,他的手机里不断传来“你有新订单了”的声音,这给了他半夜奋斗的动力。

    京津冀快餐连锁店创始人李鹏飞见证了美团佣金的上涨。他向科技星球(微信ID: Tech 618)回忆说,最早的时刻,美团是零佣金的,甚至对于商家和客户,两个城市都有补贴。

    此后提成比例不断提高,从5分到8分,再到15分、18分、23分、25分,相当于通过一个联动涨价的过程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美团的广告费很高。一个月卖几万单的商家,一个月基本需要4万多广告费。如果算上广告费,每单的提成已经在30个点左右了。”广东一商人吐槽。

    不可或缺的骑手

    商家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但美团的日子似乎也不好过。

    美团一直在讲一个规模经济的故事。

    其内在逻辑是通过扩大规模优化运营,增加接单和配送密度,最小化平台边际成本;同时将鲜酒游等低频但高毛利的产品和服务引入平台,利用高频带提升整体变现率。

    故事的重点是高频外卖生意,剧本有两个主角:商家和骑手。

    2019年,前者为美团带来496.5亿元佣金收入,后者消费支出410.4亿元。

    300万骑手花费了80%以上的佣金收入,足以证明其重要性。“外卖的重点是物流。对于美团来说,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可以降低物流费。如果降低了,就没人做了。”一家著名餐饮品牌的董事长董军示意道。

    骑手连接的物流网络保证了每一餐的实时送达。“无论饿了么,商家都可以选择自提或者平台配送。如果是自己发货,佣金可能是5%-12%。这是纯平台渠道钱。如果你在平台上,会有15%-26%的提成。”一位接近美团的分析师表示。

    “但自我交付存在一个问题。高峰期两公里很可能送不到。比如两个配送员专职配送,一个商家高峰期来100单,运力根本支撑不了。照例有两种情况适合自配。一种是学校,需求集中,点位集中;第二种是客单价高,单量小,全城配送。可以走第三方配送。”以上分析师弥补了。因此,大部分商家并不具备自建配送体系的能力。

    工资一发就转余额宝,银行会亏大吗?其实最终“害”的还是自己!

    美团需要为300万骑手付出高昂的成本,但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外卖委员会并不认可这样的评论。他指出,美团的财报显示这个比例应该是70%,餐饮外卖骑手的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餐饮企业的佣金率逐年上升。

    美团财报显示,2015年至2019年,美团支付给骑手的佣金分别为2.8亿元、51.4亿元、183.2亿元、305.2亿元和496.5亿元,占餐饮外卖佣金收入的160.9%、98.7%、90.3%、85.4%和82.7%。

    另一个数据是,2016-2019年,虽然美团外卖业务的佣金收入和骑手成本的增速在下降,但佣金收入的增速始终快于骑手成本。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团在增加佣金。

    很多商家对美团的评论也相当不满。“美团人为支付了骑手,这是商家和用户支付的钱。”

    比如李鹏飞表示平台抽取23个佣金点,每单差不多5元。客户送货费3元,收入8元。给骑手的人每单4块,美团还剩4块支付其他费用。他进一步评论称,支付给骑手的配送费主要来源于客户收取的送餐费,这个部门的不足部分通过提成来弥补。

    但是配送费由谁来出,每个地区的商家也略有不同。多位商家向科技星球(微信ID: tech 618)表示,如果照常免除配送费,配送费确实是商家支付的,包含在已被抽走的佣金中。

    美团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商家入驻平台时可以选择使用美团自有配送服务,也可以选择第三方配送服务。美团只收取佣金,而使用美团的配送服务,交易佣金和配送费都包含在佣金收入中。

    基于这个定义,说80%以上的佣金都给了骑手,似乎也没什么错。

    佣金若降1%,盈利26.8亿变亏损14亿

    就在一个月前,奋斗了五年的美团终于盈利了。

    然而,这是一份极其神秘的财报。剔除RD和系统的固体消耗,美团只有不到2%的净利润。相比腾讯25.41%的净利润,美团确实做了一笔苦差。

    不到2%的净利润来之不易。如果再次降低佣金,就意味着美团将进入亏损的无限循环。

    但如果想降低佣金,概率不大。

    根据新财富杂志的压力测试,即使美团整体佣金率仅下调1%,在成本费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美团也将盈利26.8亿元,亏损14.34亿元。

    如果满足广东省餐饮协会的需求,整体下调佣金率5%,即美团佣金率下调至7.6%,那么其整体佣金收入将降至275.7亿元,美团将亏损200亿元。所以这个诉求显然是不满足的。

    “疫情时代,美团以不低于3%到5%的比例返还外卖佣金,但补贴和返点是动态的,不是一刀切,有回旋余地。”一位接近美团的人士表示。

    “随着数字化的到来,大家面临的数字化成本越来越高,这意味着美团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所以未来提高佣金的可能性更大。”某上市餐饮企业董事长表示。

    另一个危险的信号是,活跃业务的增速正在放缓。2019年,美团活跃商户数为620万,同比增长7.1%。2018年,美团活跃商户数达580万,较2017年同期的440万增长32.1%。

    “对于美团来说,流量是主要的。只要消费者还认同它是内陆生活服务第一品牌,就不会动摇它的基本。”美团一位代理商向科技星球(微信ID: Tech 618)表示,“大力推广的收银、充电宝业务,都是为了增加流量渠道和商户粘性。”

    为了留住商家,美团除了给平台带来更多的流量,还在思考如何帮助商家赚钱。

    “美团的推经常说如果用他们的收银机,可以把线上线下的订单一起算,这样看起来线上订单量也不错,可以增加订单量。”一个商人示意。

    2018年,美团将To B提升到战略高度。基于美团在招股书中对To B的定位,为商家提供通用解决方案,包括精准的线上营销工具、配送基础设施、云ERP系统、聚合支付系统、供应链和金融解决方案。美团期待以这种方式赋能商家。

    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方寸之间的外卖盒子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是一场持久战。

    熬不外去的商家

    但很多人都等不及美团拿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2019年餐饮门店复合关店率为130家,开业100家,关店130家。在红海的每一场比赛中,你看不到流血,却能看到生与死。

    2017年,我看到章雷的生意蒸蒸日上,于是短短一个月,他所在的区域就出现了七八个竞品。他们同时出现,短短两个月就死了。

    陈晓见证了很多老朋友的离去。“去年,我隔壁的红星餐厅也推出了外卖,但今年,月销售额还是只有几单,雇主也老了,玩不下去,赚不到钱,”陈晓难过地说。“现在不只是兴起的时刻,小店特别难。”

    就连知名品牌也陷入了外卖大潮。2018年,比网络外卖早10年诞生的外卖快餐店“一品三笑”关店撤离。其下滑的部分原因是外卖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

    “竞争更加激烈。商家原来的竞争对手是门口的七八家店。当他们上平台时,他们发现有数百个竞争对手。总有人比你便宜,比你赚钱。平台当然希望让品质翻倍的店铺获得流量。弱势店会被淘汰。”饿吗?市场经理倪明告诉科技星球(微信ID: tech 618)。

    外卖不再给商家带来利润,真的变成了苦差事。

    2015年,“25.5元”在北京起步。五年时间,已经有30多家直营店。他们一开始坚持只做外卖,但现在,创始人朱天成发现订单在下降,营销成本在增加,利润越来越薄。

    “我们的员工设置和餐厅几乎没有区别,但是餐厅点100个人可能就省了房租和人工。外卖平台如果不全力降流量,单量就会下降,现在补贴都是商家自己出,我们需要200 -300人。”朱天成分析说,“最后通过减少店面面积,提高用餐率,变成了净利润。”他打算关闭商店。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在倒逼餐饮供应链的转型,似乎只有转型才能跟上时代的速度。但是,更多商家的做法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团划一个点,我就回应涨价。”

    对于一些商家来说,佣金每增加1个百分点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某策划鲍鱼饭的商家举例说,平均客单价28元,提成5.6元。商家支付了3元的运费和2.5元的推广费,但商家实际收到了16.9元。收到的16.9元,不含房租水电人工5.5%,食品8.5元,净利润2.9元,提成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减少10%。

    更重要的是,内餐的利润比外卖要丰富得多。以上述鲍鱼米商为例。同样的产品,单价28元,外卖净利润2.9元,14元在大厅吃。

    但是,谁也不敢轻易关闭外卖通道。2020年,疫情来袭,餐厅食品停业,外卖成为很多品牌商家的选择。一些大的餐饮品牌上线外卖,导致小店生意更难做。

    三个月没生意,陈晓关闭了名下的四家店。在接受科技星球(微信ID: Tech 618)采访时,他不断重复说餐饮太难做了,于是进了快递师傅,承包了ZTO快递的部门。“我不想再做餐饮了。”

    种植小龙虾的蓝蓝也计划关闭自己的外卖店。每天在店里,她看着店所在商圈的大部分餐厅都在转让,一直在增加(从20%到23%再到25%)的佣金和每天只有几十单的订单,让她决定关闭外卖业务。“比在大厅吃饭还不划算。”

    据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观察,近八成被观察企业营收低于去年同期的三成,另有六成关闭百货门店。

    留在平台上的也有自己的打算,先在外卖箱里装“私货”。

    一家名为“大先生”的商店刚刚开业。商家已经给每个在自己平台下单的用户在外卖盒子里放了宣传页,上面印着大先生的微信号,说是关注微信号就可以订餐。

    显然,商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希望有一天能从平台上被绑架。

    这真的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吗?没有人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