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到用车于2010年9月正式上线,摇一摇叫车于11月底上线。基于LBS的移动打车应用最先开花,代表有:摇一摇叫车、打车助手、打车小米(易道)、微打车、亿达打车、滴滴打车。
当时可谓群雄并起,各种疯狂的赛马圈地接踵而至。好景不长。13年上半年,“打车软件如何赚钱”的问题第一次被重视,政府监管的问题第一次让出租车行业重新洗牌。此时,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是几乎吃掉北京市场的滴滴和当时占据江浙沪的快的:快的很早就得到了阿里的投资,通过杭州市场的蚕食,转战上海市场。与此同时,赢得北京大战的滴滴在获得腾讯1500万美元投资后,将目光投向了上海,两家都相继达到了日订单过万的订单数。后来,接受双“低价”的大黄蜂也加入了上海市场…
2013年8月,快的、滴滴、大黄蜂都宣称自己是上海第一。时代,只要谁不补贴或者补贴少,用户就会跑到另外两家。
2013年下半年,很少有打车应用能承受这样的烧钱速度,大佬们纷纷入场:阿里投资快的,腾讯投资滴滴,除了两家龙头,后续的抖音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大黄蜂夏战后在广州和深圳进展不大…形成了双头垄断的趋势。
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其中快的以54.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滴滴以44.9%排名第二。两家公司都成立于2012年。2015年1月,双方已经进行了四轮融资:快的融资跨度9.3亿美元,滴滴融资跨度8.1亿美元,都不差钱。但是补贴大战可以教育市场和用户,互相对抗真的不理智。纯补贴大战更是不正常的商业行为:两家公司最终于2015年2月14日宣布战略合并,更名为滴滴出行。
为何双寡头补助战愈演愈烈最后合并
在出租车行业的编年史中,不得不说的是关于出租车补贴的争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租车行业无利可图,但仍有玩家(投资人)一直押注于跟随战争的潮流。不得不说两大玩家:腾讯和阿里。
2013年第二季度,马亲自决策,投资滴滴1000万美元,加上新年微信红包,滴滴真正盘活了微信支付的高频应用。一开始,阿里并没有太在意:他已经在支付领域领先了。那时候他还没有所谓的高频用户端口。2014年初,腾讯微信和滴滴的捆绑,激发了阿里的斗志和热情。
微信支付是一个恶意的角色,在脱离电脑离线消费的时候更方便:因为这个时候用户不需要安装专门的支付应用。微信要做的是帮助用户找到线下支付的场景,让用户绑定银行卡,让用户刷微信支付。打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同时,有能力用移动应用叫车的人,几乎是最先被线下移动支付打动的人。
所以,打车补贴是滴滴和腾讯之间的争斗,其本质是挑战支付。对于腾讯来说,鼓励用户使用最粗暴的方式就是补贴。补贴推动了滴滴的爆发式提升,阿里很快意识到自己给了很多资源援助,包括支付宝援助。对于高频软件来说,快速奠定市场后用规模建立壁垒是非常重要的:在江山时代,这个钱还得砸。
如何解决电脑启动慢的问题?试试这个方法,特别有效。
“我们支持滴滴,阿里巴巴也很快支持。我们就像人脉,就像武林高手(笑)。有一天,我们可能亏了2000万,然后被炒到3000万。我会照着做。最高的一天,我们亏损4000万。没有人敢停下来。一旦停下来,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内伤必死。当年和马云一样,最后融合了很多资源。”
——马,2015年5月在“追梦人”论坛上。
客场作战难敌对手:Uber和滴滴的关系
这里要说的是打车软件的鼻祖优步。
滴滴新Logo的颜色延续了原有的品牌色橙色,Logo右上角的缺口说明了滴滴会继续追求极致,永不满足,勇于创新,但依然认为自己和优步差不多。
说到优步,你不得不谈到优步的营销。2015年12月3日晚,微信人民平台对所有优步城市的人民号进行全面封禁,且无法申诉,被永久封禁。但是,优步很快打开了回应,推出了一系列流量,这并不精彩:
相比之下,滴滴的营销就粗糙很多。早在推广初期,滴滴确实接受了很多非常规手段:司机没有智能设备,滴滴的推送会帮司机刷机,在100米的专用设备上安装滴滴打车;同时安装了滴滴和尧尧(国内第一款打车软件)的手机会弹出提醒,引导用户卸载尧尧…在时间就是金钱,流量就是流量的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流氓手段真的很有效。再加上滴滴的融资,不缺钱,打车软件的开山鼻祖优步成了追赶者。
当优步中国还在打车领域精耕细作的时候,滴滴已经逐渐走向生态公司,产品线包括出租车、快车、专车、大巴、顺风车、企业用车…并且还推出了试驾、试驾等形式,战线扩展到出行和人两个维度。对于车和人的两端,车可以与车险、汽车后护理等汽车后市场对接,而人可以延伸更多的增值服务:地图、LBS营销、广告、对接O2O等等。
优步和滴滴出行在一个维度上不再是竞争对手,但他们在出租车领域有重叠的业务。纵观整个市场,滴滴出行将是领导者,而优步是一个优秀的竞争对手。
正所谓应用型公司十亿,平台型公司百亿,生态型公司千亿。
淘宝天猫构建了零售体系生态,加上支付宝在金融服务市场的地位,让阿里巴巴享誉全球;围绕QQ微信构建了社交通讯生态圈的腾讯也在独霸一方。而且滴滴可以指向交通系统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