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不觉得困,经常会神清气爽,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至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以前通宵打游戏。可能是因为我更习惯看城市夜晚的灯光吧。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2022年底,周围空气时不时有点凉,让人难受。我觉得寒冷越来越近了。
虽然听说今年大家都不好过,但我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捷报频传。有些人说他们今年有近2000个,有些人说他们上个月做了数百个,有些人说他们一天就做了数百个。
每次听到都一点都不吃醋。我真的为他们和我自己感到高兴。
我为什么为自己高兴?
因为他们都不是一夜暴富。
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不断积累,深耕细作,享受复利带来的价值,实现寒冬中的逆势增长。
我看到这些人能不断得到结果,能让我更加坚定选择艰难而正确的道路。
摇晃
偶尔会在文章里表达一些观点,一定是我当时相信的。但是我发现有时候我并不能完全做到知行合一。这是我的问题,技术不够,需要继续磨练。
比如我以前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的一个观点。做项目一定要做有积累,有沉淀,有复利的事情。这种观点现在依然正确,但不得不选择的时候难免会动摇。
就像今年上半年,我们投资了一些短期项目。比如Tik Tok没有货源,没有直播,没有视频号处理,没有百家号处理。
当然大部分都是分管下面的队伍。但我清楚地知道,这些都是短期的、基于平台的项目。但是让团队去做。为什么?
总觉得别人的数据很牛逼,总觉得自己有机会兴风作浪。但是进去之后发现,有时候可以做一波,但是最终会亏损。
当然,我不否认有人在上面赚了钱,我们也赚了一些,但有时候正是因为赚了一些,我们才更加不安。
比如莫名其妙的幸运,爆了一个链接或者视频。你白白赚了十几万。下次做同样的努力,只赚几百块,你还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吗?大部分人不会,这个时候心态已经变了。
只有那些赚钱的人,清楚而清醒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赚钱,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然后完成成功的转型,才是最后的赢家。但最后的赢家毕竟是少数人。
创业有时候是一场赌博。清醒的人永远是少数,就像年初我们在Tik Tok做直播的时候,有一天一个数字突然爆炸,一个几乎零成本的直播间一天就赚了几万块钱。那你想做什么?
我肯定是想着多开几个直播间,抓住这一波机会。所以我会选择开很多账户,买很多设备,雇更多的人。因为经验告诉我要抓住机会,但往往很不幸,你抓不住。当你摆好装备准备大打一场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加成没了,然后你肯定就不愿意继续测试了。最后你要把前期赚的钱都赔进去,要还了才舍得停。不是经常这样吗?
包括年初我们在Tik Tok开始断货的时候,有一家店卖了400万。算了一下,能赚接近100万,然后迅速做大,复制爆款,增加门店,增加人工。最后折腾了半年,把所有成本都算出来,亏了100万。
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能力,与项目无关。我发现大家在奖金的时候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最后发现这些能力大概率没用。
有人可能会说,我可以赚钱走人。当你进入的时候,你很容易赚钱,你会思考如何更容易赚钱。赌博不就是这样吗?很多人想赢了就走,但也有少数人能走出来。这是人的本性。
所以这些事情更加坚定了我过去的看法。
复利
我经常会想,只不过我来自不同的背景。大多数人和普通人的差距是怎么逐渐拉大的?我观察过一线勤奋的工人和事业有成的大老板。我终于找到了事情的关键。
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复利”
复利这个词多用于金融投资领域。我不太懂金融,不敢班门弄斧。今天只说生活和项目的复利。
我以前给烧烤摊送啤酒。我知道这种劳动行业很辛苦,我没有贬低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明一下我的观点。我希望你能原谅我。
送啤酒的时候,每天又忙又累。但如果我想靠送啤酒赚大钱,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是不可能的。
因为工作是重复性的,搬啤酒的时候也存不下什么信息资产。后续带来的任何价值,每天动多少,拿多少,我都享受不到。如果我一直这样下去,我将一事无成。
那时,我有了一些意识。那时候我每天要给几十家店送啤酒。下班后没睡着。我会比较哪个生意好,为什么生意好,老板是什么样的,店在哪里等等,深入思考。
当然,我最后没有用这些,因为我没有开这样的店。但我知道,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在现有的行业做深入的研究,沉淀自己的信息资产,最终才有价值,产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后来我去了杭州,一直把我的“信息资产”存放在我的行业,我的城市。然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会享受信息资产带来的红利,也就是享受所谓的复利。
我观察过,现在大多数普通人只是把工作当成一份工作,只有少数人有享受复利的意识,有这种意识的人也只有少数能坚持下来,会被目前遇到的各种问题动摇。
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个淘金路的圈友。在杭州,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但是他的心态和大多数人完全不一样。他说我只是用老板的资源和资金来学习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自己的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人给我工资。所以他什么都试着做,有可能的时候就试着犯错。我能感觉到他以后一定比大多数人都优秀。
因为他有意识地沉淀了自己的信息资产。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3.资产
我前面讲过复利,复利最终会变成资产。
那么到底什么是资产呢?
以前我认为只有余额、车子、房子、黄金等等才是资产,但这些年来我的想法变了。
我前面说的信息资产也是资产,所以还有一种资产叫“数字资产”。
创业以来,为了获取信息,我加入了各种圈子,在上面至少花了40万,仅今年就花了20多万。不为别的,就为了看看别人在做什么。
我发现活得最多的不一定是当下最赚钱的,而是不断沉淀数字资产的人。
如果流行的话,就是能持续产生资金的数字。
比如同样的两个化妆品卖家,都在天猫卖,也是赚钱的,但是其中一个在背后做了一些私域沉淀,把自己的客户沉淀在私域里。过了几年,可能是天猫店铺每天都在想怎么拓展品牌,平台一着急就转让了。另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私有领域搞定的店主,不慌不忙地享受着源源不断的回购。
用户,这是数字资产。
再比如,同样是两个创业者在做跨境电商,大家都在一线做。其中一个一直被平台牵着鼻子走,不断焦虑,怀疑人生。
另一个在实操训练时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官方账号,不断分享自己的知识,积累了一批粉丝。然后我就开始了培训业务,用培训的收入不断扩充自己的团队,让自己能一直在一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还把成果带给自己的学生,学生们口口相传,最后在一年多的培训业务中赚了几千万。
粉丝,这也是一笔数字资产。
再比如,同样的两家电商运营公司。运营过程中,其中一个开始只学产品,业务逻辑。他一边赚钱,一边尝试做自己的品牌,通过试错得到了结果。最后沉淀了自己的品牌价值后,取消了代理业务,专注于自己的产品品牌。还有一家公司,还在代运营,经常焦虑。
品牌,这也是一种数字资产。
或者说,两个投资公司,虽然投资流量放在公共领域平台上,但是花钱买流量,相当于源源不断的资产。
这两家公司说,他们都投资了同一个项目,享受了项目的红利。
一家人正享受着奖金的影响,无法自拔。另一家公司在不断换人,不断优化SOP,完善团队管理,等等。这家公司转而将团队带入另一个项目。因为它提前做了足够的准备,所以在新项目上还是赚了不少钱。
而另一家公司,虽然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个时候项目已经无利可图,老板经过多次尝试,意志变得憔悴,最后关闭了这个项目。
团队,这也是数字资产。
–
回想这几年能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正收益,都和数字资产有关。
比如我七年前做的淘宝客项目,虽然当时不知道怎么运营,但是奖金期间在微信上得到了一批用户,至今还在为我产生效益,尽管我已经快一年没回公司了。
再比如我三年前开通的微信官方账号。虽然前年没赚一毛钱,但是通过微信官方账号推广了几次培训业务,还通过微信官方账号开了一个社区。并且通过微信官方账号的影响力,对接了很多资源,赚取了一些额外的收入,也是在享受信任带来的复利。
再比如,两年前我创办了一个名为“淘金之路”的社区。前两年基本没怎么盈利,但是经过两年的经营,知道和认可的人越来越多。
到今年为止,每天都有人续费。预计明年续费超过200万,没错,就是续费收入。
这就是数字资产的不变价值。
这些资产不能让你迅速致富,但能让你留在赛场上。
俗话说“风起云涌的时候,一直呆在牌桌上更可敬。”
到了今年下半年,我终于放心了。
原来的两个项目负责人跟着我到了杭州,只赚了一些短期利益,但还是有些惭愧。后来为了更好的发展,让他们都独立出去,自负盈亏。
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成绩,每个月收入10万左右,而且都是有私域和IP的项目。虽然前期很艰难,但是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以我也发出我这段时间的想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
我会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继续给大家很大的信心和方向。
请一定要保持自信!找准方向!该来的都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