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O2O概念刚刚兴起的当下,“流量”这个源于互联网的专业词汇最早盛行于实体店。当时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线下门店可以向线上输出“流量”,从而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
然而,时过境迁。当我们再次反思这一观点时,会发现这真的是一个悖论:因为一旦消费者在你的实体店无法满足需求,他就会转向其他店而不是你的网上商城。
那么,实体店有“流量”吗?怎么规划好?如果有,实体店的“流”真的是客流。
狭义上是门店实际发生的交易次数;
广义来说,任何到店消费的消费者都可以称之为“流量”,不管他是否进行了购买。
实体店为了规划“流量”,必须把客流堵在店内,“就地消化”,而不是引流到线上。
纵观今年上半年以来实体店的诸多新玩法,我们会发现,一些务实的零售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趋势,他们所有的计划都围绕着这个目标:扩大客流,留住客流,就地消化。
1。增加营业时间以扩大“流量”
这种现象在餐饮企业最为明显。起初推出一些西式快餐连锁,如肯德基、麦当劳,现在逐渐扩展到一些中式连锁餐厅,甚至一些个体餐厅。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大,门店租金和运营成本高。此时此刻,增加营业时间来吸收更多的乘客,是低成本高效率扩大“流量”的最佳设施。
2。增加服务项目,满足差异化客流
这种扩大“流量”的设施常用于餐饮企业和便利店。在一些中餐连锁店,你会发现端午期间除了一些常见的菜肴外,还有饮料、甜品,甚至粽子等缺货的食品。在一些便利店,除了增强日常商品的供给,还增加了门票、快递、支付和一些便民服务。
在“互联网+”的思潮下,实体店策划师们也实现了可以扩大门店“流量”的“实体店+”,衍生出多种以前不常见的物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3。增加货物宽度以吸引更多乘客
Tik Tok有多少用户,算2019 Tik Tok用户
最近在走访一些社区店时,发现策划者对商品有了新的认识:商品结构的“宽度”比“深度”更重要。
比如某款洗发水,有高、中、低三个档次。也就是说,一个品牌的矿泉水可以有大中小三种规格的包装,这样就省出了更多排的面来陈列其他商品,从而增加了店铺的产品质量。
4。做好“表演技巧”坚持客流
一家超市的老板在视察北京一家管理良好的食品超市时,发现这家店的保洁员蹲在地上用抹布擦地板,而在普通超市,经常用拖把或洗地机来擦。
回来后,老板试着收了一块抹布在他店里擦地板。他发现用抹布蹲在地上的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反思:这是这家超市故意给消费者看的一个效果:保洁员蹲在地上打扫地板,这家店一定很干净。
一些经常去日本或欧洲的零售企业家已经逐渐意识到,外资超市的门店会把自己的“表演技巧”发挥到极致,无论是门店环境和空氛围的营造,还是一些低价商品的“表演”。
门头设计成可以打开的透明玻璃,这里摆放着八种热销水果。每堆水果都放在一个墓道里。这种以水果为主的土堆所营造的视觉体验,将鲜嫩欲滴的水果和高度饱和的色彩展现的淋漓尽致。
越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营销的重要性越是突出。实体店也要向电商学习,最大化营销,挖掘更多的“流量”。
5。做好定位留住重点客流
“这是一家围绕消费者厨房开展业务的商店。”湘江百货总经理夏在谈到其新业态“精彩事业超市”的定位时,给出了一个信号。乐城超市的“生鲜传奇”连锁店也是以厨房为主的小业态。
同样以厨房为中心,生鲜传奇的生鲜主题明显翻倍,果蔬的规划面积应该占绝大多数;香江百货的“精彩事业超市”包括饮料、包装食品和一些水产品,占了很大一部分面积。
香江百货总经理夏认为“精彩事业超市”的SKU数量为1800-2000,而乐城超市总经理王伟认为生鲜传奇的SKU数量保持在1600就差不多了。
同样专注于厨房的社区店,为什么它们之间在产品选择和模式上有很大的差异?
这是由于市场环境、地域特色甚至门店本身定位的差异。
在“小业态”时代,细分定位尤为重要,实体店策划师必须做出准确定位,最大程度满足聚焦目标群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