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光临可关玩日记,免费分享生活知识及创业资讯
  • 创业大潮的代表人物(创业大浪潮)

    创业大潮的代表人物(创业大浪潮)

    写作|程杰内容总体规划|郭楠

    5月26日,条漫微信官方账号“不要出声”发了一条来自微信官方账号的推文,称已经裁员,三人创始团队还要再坚持两个月。“要么活着,要么彻底死去。”

    在推文的告白中,“大人不出声”团队表示,最直接的原因是连续四个月没有收到广告。

    2019年左右这条赛道才火起来,《大人不吵》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19年2月25日,在《安静点》只有5000粉丝的时候,发布了一条推文《我要放弃的夜晚》。超过4000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转发内容,全网阅读量超过1000W W。

    (我要放弃的夜晚,大人,不要出声)

    很多粉丝也通过这个内容认识了大人不要出声,高传播量给他们带来了对内容的信心。很快,三位主创独立出来,全职投入到创作中。

    他们回忆,这一年间,有76篇原创文章由“大人不出声”创作,有21篇文章被全网转载后点燃,但“大人不出声”的发展并没有被点燃。

    “被侵权抄袭上百次(不包括没看过的),维权成功9次。我们的内容被4个账号洗了,然后就火了。”

    显然,打开率降低,变现越来越难,是新媒体内容创业的通病。红利期过去后,如何增加流量和收益的问题,正在逐渐挤压前几年的行业泡沫。

    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这一时期哔哩哔哩短视频的兴起和直播的流行,图文内容越来越被人们所排斥,甚至有一种说法,不做短视频和直播的自媒体被称为“经典自媒体”。

    就这种形式而言,还处于图形分类中,甚至很难称之为单独的轨迹。行情空有限。

    随着流量增长的停滞,广告市场的疲软,视频形式的兴起,2020年的内容行业有一种潮水退去的感觉。与此同时,“图文已死,视频兴”的声音也被提及。

    Tik Tok,汽车快,哔哩哔哩,视频号码…除了新一代的新媒体人,很多写作时代的创作者也在尝试向视频转型。视频真的能承载内容创业新时代吗?

    1。内容创业的起源

    在互联网开始普及的时候,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点:连接和表达。这两个主要需求延伸了互联网空之间的社交和创作行为。

    从博客开始,在网络空上写作变得更加个人化,博客作为载体的个人媒体属性更加凸显,博文内容成为传播的重点。

    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时代,内容创业的形式真正成为了一种经过验证的商业形式。微信官方账号,2000多万人,不仅提供了海量的创意内容,也造就了很多新媒体创业者。

    更加开放的创作空、经过验证的商业化以及源源不断的优秀创作者,共同造就了新媒体的繁荣。

    内容创作和消费的门槛降低,也意味着受众更多,更能反映当前流行文化和传媒产业的变化。内容创作门槛越低,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意味着有趣的内容远比有用的内容更有吸引力。

    互联网上的内容形式基本是按照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依次出现的。从数据流量的角度来看,这是互联网位序的增加,对于用户来说,也是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

    所以,针对视频的兴起,图文的衰落,主要的立足点还是从技术的角度。随着流量资费的不断降低,视频创作和消费门槛的降低,视频将成为内容创作的主要形式。

    甚至,有一些评论认为不做视频内容就是“没有上进心,最终会被淘汰”。

    回顾内容创业的起源,其实更早的时候,视频内容一直是内容创业的一大品类。即使是近几年,其实每隔两三年,视频内容的言论就会重现。

    这两年所谓的视频风口主要是以Tik Tok、视频号为代表的短视频内容,以哔哩哔哩为代表的短视频内容。

    两种内容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视频的时长和内容长度直接相关。一分钟以内的短视频,用200到30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而哔哩哔哩所代表的视频内容(从文字到视频媒体)往往是10到10分钟,实际上是3000到5000字的传统文字。

    所以这两类视频内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字的长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对于目前做得比较好的一些内容创作者来说,内容创作的基本方法还是先把文字内容创作出来。

    2。内容创业的视频焦虑

    事实上,在视频转向的另一面,广告在近几年发生了转移,尤其是Tik Tok崛起后,短视频对广告市场的吸引力自然会降低平面媒体的收入。

    据统计,去年Tik Tok信息流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今日头条。此外,带货直播将内容和消费结合得更加紧密,进一步加剧了内容创作者的视频焦虑。

    和菜头认为,现在的图文转内容的趋势,其实是获得一个新的读者比过去更难,但是现在获得一个新的受众就容易多了。

    从用户时长来看,近年来网民的消费时间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看似静态、传统甚至老套的媒体载体——文字,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用户不可能不看,也不可能不提。其实对于创作者来说,文字的优势也很明显。

    需要认识到的是,短内容其实才是真正的大众创作。对于短内容,视频一定是最好的表现形式:

    从创作门槛来看,首先是没有硬件门槛,其次短视频的创作难度会比文字和图片低,因为文字和图片其实是抽象的表达,需要一定的创作训练,而视频更具体,大众更习惯和容易接受视频这种表达形式,即“生活”的再现。

    另一方面,文字的张力体现在文字创作更轻,创意投入更少,商业环境更成熟。

    文字创作者在视频内容转型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短视频内容(如Tik Tok、Aauto Quicker)无法与大众创作抗衡,而长视频制作是更专业的东西,设备、创作手法、成本、营收等问题此起彼伏。

    创作是一个自我解剖、自我表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对于创作者来说,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内容的方向,不受媒体呈现形式的影响。

    与其说视频更接近未来,不如说这是一个流量红利过去后内容创业低潮的时代,但这种低潮本身是市场自热规律的表现,而不是一种形式取代另一种形式。

    —结束—

    [蓝鲸浑水]专注泛互联网行业提供最有价值的商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