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歌星球》以猜歌为主;《猫叫》主打视频美颜和陌生人社交;“轻聊”专注于大厂与校园的真实社交;《记得》就像一本小红书;最近的“伙伴”类似于已经消失的Renren.com。
虽然腾讯在各种有偏向的社交赛道上疯狂尝试,但是,有偏向,TA居然错过了!
那是中年人社交。
根据QuestMobile公布的《关于银发族的洞察》,大部分“网瘾暮年”都是在社交、娱乐、资讯应用上度过的,其中社交应用排名第一,可见中老年人社交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
Quest Mobile公布了“对银发族的看法”
“我就是想找个老婆。”
在一个相亲角,一位见过500工具的77岁大妈无奈地告诉记者。
除了这位大妈,不少中老年人也纷纷表示,找个说同一种语言的老婆太“难”了。渠道太少,找不到合适的。
他们没有等到正经的社交产品,却被很多灰色app盯上了。根据国海证券公布的数据,中老年人已经被卷入诈骗,挤进了中老年人被骗类型的前3名。
图元国海证券
在这些app中,有大量引导中老年人存钱的套路,有的甚至着眼于他们的需求,帮助子女约会…
为了“拉拢”中年人
这些app都用了什么手段?
想要“笼络”中老年人下载app,自然要深入他们经常“出没”的渠道。一般来说,中老年人上网的时间较少,所以这些app的主要阵地仍然是公园、广场、电视等传统渠道。
那么,为了“拉拢”中老年人,这些app都用了什么手段?
1)招募中暮年志愿者,中暮年人成地推主力军
有些中老年人会对陌生人推销产品产生抵触情绪。如何让中老年人放下后顾之忧,成为App推广需要面对的问题。那么这些app是如何打破中老年人的心理防线,让他们自愿下载app的呢?
某交友App(中年人给孩子找工具的那种)的采用策略是在暮年推通招募志愿者。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中老年人更喜欢做App推广的志愿者?
这是因为如果用户成为志愿者,就有在平台上优先照顾公婆的特权。
在App志愿者最多的时刻,基本上上海每个公园都能瞥见他们的班车。正是因为宣传志愿者都是中老年人,减少了其他中老年人的抵触情绪,App收获了一大波种子用户。
如何促进中老年志愿者学习
2)你帮我拉新,我给你送鸡蛋
有些产品除了招募志愿者推之外,还玩起了送彩蛋的新套路。
像一个小程序,中老年人只需要邀请新用户就能获得彩蛋。达到20个鸡蛋就可以兑换真鸡蛋,集齐40个鸡蛋就可以获得鸡蛋免邮费。
这个游戏可以说是中年人的变态理解…
3)电视节目引流,收获大量种子用户
而电视节目也是这些app在未来一年吸引用户的常用渠道。比如这款交友App,原名“知音网”,早年通过节目投放积累了种子用户。
早在2014年,“知音网”就曾经出现在国内知名的相亲节目上,比如贵州卫视的《异常完美》、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
左:异常完美右:恋爱中的连连看
这些交友节目的推出,为知音积累了一波“成熟”用户。
从过去15年的一些“古代”数据中,我们发现,知音网的主要成员是30岁以上的人,知音网团队也表示“主要服务于老年男性的婚恋需求”。
所以,做了移动端之后,知音网也转型成了一个面向“优质成熟人群”的App。
为了让中暮年人掏钱这些App都耍了哪些小心机?
其实这些中年app不仅创新性很强,而且在改造中隐藏了很多小心机,让中年人愿意掏钱。那么,这些app都做了什么?
1)指导中暮年人充会员, 3大套路层层递进
中老年人注册App后,App会先给他们推荐密友。当用户随机选择其中一个聊天时,套路就来了。
套路一:如果对方是热门会员,平台会提醒用户,升级为会员后才能和对方聊天。
如果用户不开通会员,那么他面对的密友要么是机器人,要么是假照片。
套路二:即使有些用户有幸遇到真人,这些app也有设施让他们开会员,也就是设置聊天次数。热门用户一天只有三次通话机会。一旦这三个机会用完了,就不好意思邀请成员继续聊天了。
套路三:这款App不仅可以聊天,还提供了交换微信和手机号的效果。点进去后发现想要对方的微信,必须先开会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App还看了“谁对你有意思”和“谁对我有意思”的效果,想知道谁对你有意思,谁对你有意思?不好意思,先充钱。
2)设置三种会员降低会员门槛
当用户打算选择开通会员时,会发现这个App设置了三种会员,分别是月会员、年会员和终身会员。
为了引导用户开通终身会员,这些app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首先,平台现在把这三个会员的权益一一列出,让用户对不同会员的权益一目了然;
如何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
其次,平台会给新用户200元的新人优惠券,并在小字部注明,只能用于购买终身会员;
最后,我们会用价格主播和月价拆解的手段,让用户觉得充值终身会员最划算。例如:
月会员,平均每月98元。
一年会员,平均每月16元。
终身会员,平均每月2元。
套路循序渐进,引导用户一步一步给终身会员充值。
3)花钱获得相亲机会,“收割”中年人的焦虑
这类app除了努力让中老年人存钱之外,还会锻炼大多数老年人都有的痛点和焦虑(怕后代找不到工具)来引导他们花钱。细节是怎么做到的?我就拿暮光圈一个火了的App公婆来举例。
①花钱给孩子争取曝光机会
家长进入App,点击个人中心,可以清楚地看到头像旁边有一个排名列表。在这个排名中,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后代的择偶条件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如何实现?
简单粗暴,就是收钱!
②在“圈子”里花钱,提高孩子相亲成功率
这个App还有另外一个“圈子”效果。圈子主要有“上海985/211交友圈、老上海人交友圈、新上海人交友圈”等。
用户加入圈子后,才能和加入圈子的人对话。
那么平台如何引导用户加入圈子呢?当你点击“加入圈子”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副本真的很高:
首先告诉用户只有加入圈子才能提高相亲成功率:
不入圈,成功率20%
进入圈子后,成功率85%
然后就是价值,告诉用户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给孩子找到真爱。如果你错过了这个机会,你的孩子将找不到真爱:
在活着的时候,尽你所能为你的孩子找到真爱。
活着的时候让家人开心。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最后,营造紧迫感。告诉父母,如果不急着下单,好女(男)会先被别人挑走。目前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公婆,App会告诉你可能是因为付款慢:
越早进入,越早选择。真爱无价。
经过这三步,我心爱的儿子急切的父母怎么受得了?但是有些家长还是觉得398贵。我们能做什么?
别郁闷,App还推出了99元万能券,可以抵扣任意圈子的门槛费。相比直接花398元入圈,99元买万能券,让人觉得很划算,无形中提高了转化效率。
以款项为诱饵指导中暮年人分享App
师徒模式是近年来面对下沉市场的App常用的“以旧带新”手段,如趣头条、刷宝等。这种手段主要是行使“佣金”来吸引用户。
这类针对中老年人的社交App,不仅采用师徒模式拆分,还设置了大额红包诱导用户分享。
1)无处不在的“师徒拉新”模式
学徒模式是指“师傅”(用户)可以通过招募多个“徒弟”(代理)来获得佣金,徒弟赚的一部分钱也会进入用户的账户。
用户一注册,App马上会弹出“今天的现金奖励还没拿到”。如果你想收到今天的现金,你必须分享它。
这个“现金共享”流程规则如下:
用户每邀请一个亲密好友,最高可获得15元奖励;
用户每邀请一个人的亲密好友,用户最高可获得5元奖励;
并且用户的间接密友邀请一人,用户还可以获得最高奖励2元。
看起来有点迂回,但其实这不就是典型的“师徒创新”模式吗?
为了引导人们在中老年时期“收徒”,这款app的“分享”按钮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一进入首页,右下角的“邀请相亲”清晰可见。去相亲圈让你“分享奖品”…
2)设置大额红包,刺激用户分享
这些app还了解到支付宝好友可以分大额红包,给用户一个希望,可以分成几百、几千。
比如用户打开个人主页,会看到邀请密友分享10万现金的选项,一键跳转到App的分享页面。
这些看似拿大红包的游戏,其实不到几块钱。
但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免费拿几毛钱的红包,可以开心几天。
结语
其实,针对中老年人的社交、交友类app的出现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帮助更多的中老年人在网上认识新的同伙,丰富自己的职业生涯。
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app的初心已经误入歧途,总想着怎么老。
这些套路对于“网络原住民”来说可能已经司空见惯很久了,但是对于涉世未深的中老年人来说,一不小心就可能中饱私囊。
在这里,我只是希望这些app不要“好心”做坏事!大家记得转发给家里的长辈,让他们小心点,不要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