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话题要在1秒内迅速抓住用户的眼球,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带来更多的阅读量,让内容更有意义。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10W+的爆款:
月薪3000和30000的文案有什么区别?》
放弃高薪、老婆和大房子去山里当野人是什么体验?》
、周、、马云等10大大佬犯下的最致命错误。
PS:以上题目来源于网上爆料。
在我做文案的这些年里,基于不同的平台和需求,我犯过各种各样的错误。话题有10W+和100W+的,也有暗淡的,没人管的。
写了这么多文章,研究积累了一些话题,所以整理了11种爆款话题套路,联系案例讲解,可以直接用。
如果你经常被困扰,不知道如何开始话题,这篇文章值得一读。
符号类题目
符号是题目中的通用规则,最简单易用。
符号能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一如既往?!…..能引起强烈的情绪并带入,更容易引起注意和关注。
比如:
1.腾讯的狠招:这种QQ号必须全部封号!
2.微信有新功能了!你看了你的更新了吗?
3.太可惜了!又一个国产手机巨头彻底倒下了!
4.微信的一个密友问“你在吗?”最机智的回答是什么?非常有用!
这些题目的共同点是都用“!”不。表达强烈的情感,给读者强烈的感官刺激。有明显的情绪起伏,就像故事冲突一样,自然会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想要打开事实。
不然我们试着换个符号,大家感受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
案例1:
符号:真可惜!又一个国产手机巨头彻底倒下了!(50W读数)
没必要:可惜又一个国产手机巨头彻底倒下了。
案例二:
用符号:微信有新功能!你看了你的更新了吗?
不需要:微信有了新功能。你看了你的更新了吗?
你有没有发现一旦你把“!”能刺激感官情绪的东西?符号替换后,整个题目看起来就平了?我完全看不出任何情绪。
数字式题目
数字的识别度很高,所以大脑往往会先识别,所以使用数字可以有效增加题目的识别度。
数字也更容易给人信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感觉,而且比较敏感,给人直观的感觉,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好奇心,引起用户点击和探究事实的欲望。
比如:
原标题:
采访了无数大学生,我们整理了最全面的追女神攻略。
优化后:
采访了3000名大学生,我们总结了7种追女神的方法。
前面【3000人】让读者了解细节,显得更有说服力;
而【7种方式】让读者对内容和阅读时间有一个可能的判断,也大大降低了读者的理解成本。
另一个例子是:
原标题:
头条号的变现方式有哪些?
优化后:
普通人写头条如何赚5000元?现金有九种变现方式,微头条也有好处。
爆款话题往往有一个契合点:那就是只要降低用户的大脑识别成本,让用户快速通过阅读筛选,那么越简单越详细的话题,用户越愿意拥有“控制权”。
这就是数字话题的目的。
制造冲突和对比
基于一些差异,通过数字对比、矛盾对比、违反知识制造冲突和矛盾,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当你的正反对比越强烈,大家的点击欲望往往就越高。
就像网上播出的最经典的世卫组织比较话题:
月薪3000和月薪30000的区别。
虽然你不是文案,但是可以改:
月薪3000的程序员和月薪30000的程序员的区别!
这个数字对比是不是让你瞬间产生了兴趣?
另一个例子:
我年薪60w,没有一件100元以上的衣服:省钱是最顶级的自律。
年薪60W和100块钱的衣服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想,为什么一个年薪60W的人,和普通人一样舍不得花几块钱,却还是舍不得。
另一个例子是:
“宁愿养狗也不要养父母”,认为这是不孝,但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虽然没有数值对比,但这是一个知识对比。
在知识上支持父母是必要的,但这里说“不支持”,是第一种知识比较;
本来这种“不养”的观点是被人唾弃的,但这里说的是“被众人拥护”,这是第二种知识对比。
两种强烈的知识对比和矛盾,产生巨大的反差,更容易引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
所以,无论是数字对比、知识对比还是其他形式的对比或冲突,造成巨大反差的,往往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抱大腿型
趁着大腿热,比如带名人,KOL,热点问题,热门话题等。,让话题变热,从而提高点击率。
例如:
老公出轨,那些骂原配的人有什么企图?
网络名人,淘宝总裁,出轨被处分:骂原配的动机是什么?
另一个例子:
成年生活远比你想象的要难过。
28岁的李佳琪病倒了,痛哭流涕:成年人的生活远比你想象的要悲惨。
此外:
程序员必读的十本好书。
马和张小龙推荐程序员必读的十本好书。
相比之下,无论哪种情况,优化抱大腿的套路后,你是不是更容易引来质疑?
这是因为名人效应大大提升了话题的受众,名人知名度更容易吸引眼球,所以这类话题往往点击率更高。
营造故事/场景型题目
描述细节,说明场景,提供足够的细节让读者更快地判断和识别,引起好奇心或共情;
比如:
“我离婚了,还拖着三个孩子。你确定要娶我全家?”他的回答让我哭了。
如何让自己的社区更有价值,牢牢吸引用户?这三招你一定要学会。
1994年,女孩月收入4600,存了2套房:存钱上瘾有多可怕?
这两个话题提供了足够多的细节,让你快速判断这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不禁对详细的“故事”情节产生了好奇。
多用你、我人称增添代入感型题目
第一、第二人称视角往往更真实,更容易增添读者的代入感,仿佛在说自己。
比如:
“决议走的那个晚上,我发了朋友圈,收到了29个未接电话。”
拿不到offer真的很失败。
孩子小。你不能让这种事发生吗?不能!
看到和自己相似的简历,合作的喜欢,遇到的相同问题等等,是不是更容易达成共识?从而增加代入感?让你更愿意打开它?
所以用你我来命名题目,也是最快更快增加收入感的方法。
贴标签,让读者对号入座式题目
用标签来解释某一波人,某一个地方,某一件事等。,引起共识。
想想你写的东西和谁有什么关系,他们有什么问题,然后把这些标签拿出来,让有相同标签的人自动对号入座,引起关注。
比如兴趣,群体,性别,兴趣等。
比如:
可怜无知的姑娘,100块的口红也送朋友。
朋友圈有LV的姑娘,改做微信生意了。
金牛座的人有哪些其他星座没有的优点?
为什么说是年轻人的后浪,却只在7080的圈子里发作?
第一个话题,发100支口红到朋友圈的人,势必会引起一波女生对号入座。我想看看为什么发朋友圈这么无知。
第三个题目也一样。金牛座已经是一个异常显著的标签,带出了有这个标签的人和他们身边的金牛座。
直击痛点,并解决痛点问题式题目
直击痛点,激发情绪,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更容易引起关注和点击。
这类内容往往更适合干货,问痛点/痒点,解决问题,得到读者认可。
比如:
90%的初创企业都死在了这一步。如何在初期通过新媒体获得第一批客户?
手机文件管理的英文名是什么意思?如何删除手机上无用的文件?
上一个话题,创业失败是很多创业者的痛点。题目指出痛点导致共识,然后“如何获得第一批客户”给出痛点解决方案,更受关注。
下面这个话题也是浮云,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麻烦:手机里各种莫名其妙的英文文件名,占用了很多内存,不敢乱删。题目直接指出了这个痛点,下面的“如何删除”也给出了解决方法,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这条内容在头条上得到了50W+。
疑问式题目
提问式的问题更容易理解,也就是提出问题,更多地使用“为什么”和“怎么样”。
疑问句可以分为两种。
一个是纯粹的怀疑,
提出问题,引导读者的好奇心,解决问题。
比如:
大一新生如何调整心态,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新手小白如何写出10W+的文案?
为什么有的人明明比你有钱,却总是向你哭穷?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自问+自答+悬疑。
也就是问完问题自己回复,但是不要说详细的原因。你需要打开文章才能知道,也就是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比如:
孩子小。你不能让这种事发生吗?不能!
反正你这么有钱,就不能借我一点吗?不会吧!
我没说我不会嫁给你。你为什么要和别人结婚?“我太老了,等不了了。”
制造悬念引发好奇
悬疑题和质疑题看似相似,其实真的不一样。
疑问句往往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在不知道为什么的时候才会有疑惑,而且往往是疑问句;
挂题往往是一些新奇、新鲜、看似不合理的文书,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疑问。
我们照例会抛出问题或者留白,给白日梦空,引起人们的食欲,制造一种急迫的气氛来制造悬念,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来检查。
比如:
我惊呆了!原来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这样神奇的职业!
为什么有时候话到嘴边就忘了?没想到,“罪魁祸首”竟然是…
铁皮石斛又被曝光了!事实证明,它…如果你还是不明白,请看一看!
第一个话题制造了一个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悬念,我真想马上点进去看看我说的是什么职业;
第二个是半句话,吊人胃口,读者自然想点进去,看看后半句到底想说什么。
强调式题目
重音题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用某种语气,比如最好、必须、绝不等。,会给人一种强迫感,从而引起恐惧+好奇,引起点击。
比如:
注意:最好不要把这些图片存在手机里!
已婚人士,最好不要经常和异性聊天。
文案,你一定知道2020新广告法中的禁语。
11种话题套路各有特点。其实很多时刻,一些爆款话题往往不仅仅用在其中一个,而是和各种话题套路结合使用。
可以比作
我卡里只有10万,90秒订了600万的房间。
本专题采用数字+强对比套路,引起读者好奇心,提高点击率。
“全网粉丝1800万,直播有几千万的货。这个旅游博主是怎么玩头条流量的?》
这个用数字型+场景构建型+题型话题连接。
所以很多问题不只是单个套路,多个连接更容易成为爆款。
如果每次写文章总是不知道如何开始一个话题,分享一个开始话题的五步法:
1.提炼文章主题;
2.用一句话概括综合主题,最好带关键词;
3.把这句话简化成一个题目;
4.放上这11个话题套路,看看哪个套路更适合;
5.写1-3个题目,最后确认;
看完这11个话题套路,不知道有没有给你带来一点启发?
或者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欢迎到留言区一起讨论!
PS:文中部门话题来源于网络。
作者:运营小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