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写调查总结以大华为例
年报季开始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是投资者最忙碌的时期,因为研究年报是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尤其是对于私人投资者来说,信息渠道少,研究年报就成了必做的工作。我个人认为,只要认真分析年报,准备好应对研究的总结,找到合适的渠道与管理层沟通,对一家公司的熟悉基本就够了。
年报是策划管理层给投资者和公众的答案,大致分为两部分:去年做了什么,以及未来一年和未来几年设计做了什么。
本文不设计对如何阅读年报的深入分析,只就如何撰写读完年报后的研究总结提出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希望得到朋友们的讨论和指导。
对公司进行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准确了解公司的规划状态,对管理层的勤勉程度和规划能力做出基本判断;对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竞争态势、长期成长性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调研的内容要深入主题,直奔主题,即对去年的规划状态进行综合分析,有疑问的地方直接提问;另外,更重要的是规划策略、思路等等,涉及到企业的长远成长,需要深入了解。
对公司的研究只应避开与策划无关的话题,如公司股价为何下跌,股价估值是否合理等。这些都是投资者应该自己做出的判断,比如不涉及企业的短期盈利前景等。一方面规范信息披露,另一方面不要让公司认为你太在意短期业绩。对公司的研究要真诚,不要无端指责,比如“为什么去年业绩那么差,让我亏了很多钱”“股价跌成这样管理层为什么不增持?”等一下。现实一点,同时做好功课就行了,至少要认真阅读消化年报。如果可能的话,为公司的成长提出合理化建议。相信我,只要你是真诚的,任何一个老老实实规划公司的管理层都会认真回答你的问题,哪怕你是一个只有100股的小股东。
以大华股份公布的年报为例,据此编制的研究摘要如下:
1.年报第4页,地方财政支付能力下降风险,2015年100亿收入中,政府项目占多大比例?
2.年报第8页,全年营业收入100.77亿;季度营收前四季度分别为12亿、22亿、23亿、42亿;第四季度环比增长83%;201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6.84亿,同比增长58%;基于2014年公司年报第四页,公司提出2015年的规划设计是营业收入100亿。2015年第四季度的销量赶上任务了吗?
3.年报57页。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合计60.68亿。2014年,该数字为31.88亿,同比增长90.34%;是否有放松信贷政策以达到创收目的?应收推广部主要做海外业务吗?公司的规划是否存在隐患?
4.年报12页,前端音像制品增长61.06%,远高于后端音像制品19.65%的增幅。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深圳大量同类产品企业缺乏竞争力吗?
5.年报第12页,海外收入增长61.17%,高于国内26.95%的增速,占总收入的35.98%。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汇率的原因,所以海外市场开发比较顺利?海外销售部门自主品牌占比多少?
卖年货赚钱什么比较好?在农村地区收集了七种最畅销的产品。
]6。年报第12页,海外收入毛利率39.6%,高于国内35.88%。是人民币贬值的因素吗?
7.年报第14页,财务费用大幅下降是汇兑收益增加所致。公司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应对汇率波动?
8.年报14页,RD投资约10亿。公司有没有统计过,RD投资的一些项目可以转化为销售产品?全年销售额中有多少是新项目?未来RD投资的趋势是否总是要求持续投入10%左右的收益?
9.年报15页,已申报发明专利146项,已批准专利22项。安防行业专利能否筑起足够深、足够宽的护城河和进入壁垒?公司获得的专利是否存在焦点要素,即公司无法绕过的专利?
10.年报第7页,行业成长风格,“基于机械视觉和人工智能,催生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公司是否设计进入机器人行业?具体应用领域有哪些?
11.年报第7页,“视频监控技术将与VR/AR等新应用领域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产品属性”。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业务前景和市场规模?
12.年报第10页,“智能汽车电子”详细偏向于什么?无人驾驶工艺?你有详细的计划吗?
13.该公司是否有种植无人驾驶飞机的设计?
14.年报第9页,“2015年是公司苦练内功、坚持深化变革、奋力追求自我重生的一年。”能详细介绍一下这个情况吗?因为“苦”所以“自我重生”,对于一个新兴行业的公司,一个一直规划的很好的公司,是不是太过分了?
15.在年报第23页,2016年,公司提出了“新梦想、新服务、新体验”的口号,吹响了公司“千亿梦想”新征程的号角。“1000亿”意味着营业收入还是市值,实现这个梦想需要几年时间。
研究总结大致是以上内容,以下是研究方法。对于个人投资者,通常有
电话调研,或者公司网站的互动平台,方便,成本低,但是没有面对面的互动。比较好的方式是加入股东大会,直接和管理层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切磋,有助于你对公司有更深入的了解。缺陷费时费钱,对私人投资者来说真的很难。建议先从你所在城市的上市公司开始,逐步到同省或邻省的公司。开会前记得做功课,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