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跟你谈了短视频的处理问题。很多人不具备FQ的基本条件,只能选择几个相同的平台互相迁移。其实最有可能的问题就是被平台反复评判,导致账号联合降级,最后播放量没了。
但也有人测试过,告诉我,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可以推荐的视频,相对更容易被输送到其他平台。其实做项目,尤其是平台项目,就是不断揣摩平台的尺度和容忍度,在最大容忍度面前做用户喜欢的事情。
一个短视频火了,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模仿和抄袭,而且都是各种抄袭,不管是改编的还是重新剪辑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延伸的内容拿出来进一步对比,就会发现其实大家的数据都不错,除了不能和原著比,看起来都挺不错的。
这也提醒了我们,所有的内容,你只需要接近优秀的同行,所谓优秀就是用户喜欢。
你可以操作音乐u盘,把爆火的音乐视频搬到新的视频号上来挣钱,还可以卖199的全套PS教程,虽然在某宝只值1块钱。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甚至发哔哩哔哩学习的短视频,然后不发一言偶尔做一些现场自考学习,可以卖考试培训资料,这是一种项目。
新手想在网上赚钱,一句话,需要不断学习,什么都不懂,又不想花时间学习,那我就不知道你想从哪里赚钱了。
如果对比目前市面上的一些主流项目,无非这几个平台,比如基于Tik Tok的短视频平台,基于知乎的问答平台,微信生态圈,基于淘宝、闲鱼、拼多多的电商平台。
细分来说,比如Tik Tok、背货、挂小程序广告、Tik Tok各种赚钱账号(书单号、壁纸号、剪辑号、音乐号、鸡汤号等。),还有知乎,比如知乎的回答,分流到微信变现、知乎的好货推荐、知乎的视频平台提成、豆+同类知识+自选等一系列渠道。
如果只说微信生态圈的营销变现内容,这篇文章可能写不完。微信官方账号、视频号、小程序等等内容层出不穷。可以继承上面短视频部分提到的所有账号的文字内容,视频也可以通过视频号同步,变现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除此之外,微信业务等等都是其自身对于整个圈子的变现方式。
还有电商平台。淘宝电商的门槛已经很高了。高并不是说新手入市难,而是因为基本的普通店铺根本没有客流量。做淘宝,就要靠天猫泡泡网盈利。这个成本门槛还在,代理运营成本比较高。
大部分人转战闲鱼二手平台,是因为产品曝光量大,监管还没有到位,自由发挥空比较大。另外,拼多多的监管就更不明确了。昨天下午在拼多多最新评论里看到了一个大梗和脸红宣传。
其实以上平台都是可以长期培养的项目。至于选择哪一个入手,完全是根据个人喜好。如果非要选,那就是看哪个内容板块会更有前景和变现能力。
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有项目就做项目,没项目就搞流量。这些项目无非是流量获取的方法和变现转化的载体。
在线获取流量有很多特别的方法。我之前在文章里也提出过一个通用的流量变现公式,一直都是比较适合死神这种玩法的。当然那套方法更适合新手,没有太多技巧可言。纯粹是时间和人力堆积起来的流量。这里我就说一下如何分几步精准引流。
选择
为了获得精准的流量,需要找到合适的流量平台,也就是所谓的鱼塘,这是引流的第一步,因为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规则和尺度。
像小红的手记,适合引流女粉,购物粉,豆瓣片,适合引流文艺粉,无聊粉,爽肤水。对于不同的精准用户,平台鱼塘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规则
我觉得需要强调的是,大部分标题都是因为触及了平台的一些规则。
当然,有些规则是通用的,比如排墨粉。现在发一些诱惑性的图片肯定会被判定为引诱色情内容,而且很多平台是禁止从主平台引流到其他地方的,所以有些步骤要隐蔽,比如用谐音留言,联系方式可以直接做在图片上,不用文字描述,或者直接用方言说。
规避规则的方法有很多,就看大家脑子能不能转了。
诱饵和钩子
这是引流行为中最关键的一点。没有饵,鱼塘里的鱼就会散开,有饵无钩是不可能成功抓鱼的。
在整个引流过程中,我们只需要考虑一件事。这个平台的用户是什么属性,是老人、宝妈、青少年还是消费能力高的老板?这个首先明确,其次这个平台的用户规模,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能吃多少。
接下来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你准备的瑜伽产品一定会受到减肥用户的青睐,你准备的玩具也会引起宝妈们的关注。这是潜意识的需求。如果你有更多的精力在网上赚钱,你可以用在其他平台上,只要你遵循正确的逻辑。
粉丝经济一直在向内容经济转变,内容经济一直在向增量经济转变。增量经济又是存量经济。
引流是新手做互联网最难也是最需要的方式。掌握和理解以上几点,随着量的变化,匹配市面上大部分流量项目,就可以实现快速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