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一个拥有7000多粉丝的短视货账号,发布800多部带货作品,累计订单2万。如果客单价30%,提成30%,提成18万左右。
让我们来看看。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是错的,那么你是对的。
1、垂直细分单品
如你所见,这个短视的账号只卖一件商品,那就是定型啫喱梳(橱窗里增加了几个不同的品牌)。但是所有的短视频,带货的作品,内容,都是围绕这个单品输出的。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通过成千上万的商品来满足所有用户,就像用商品搞家居百货一样。虽然那样可以广撒网,尽可能转化触达的用户,但也会混淆账号的粉丝画像。
2、内容简单粗暴
商品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广告。所以没有剧情,没有段落,没有黑丝,也没有所谓的流量密码时长。有些老铁会说这作品真的很low,还tm一样。但我想说的是:你可以骂它低俗,丑化它甚至反对它,但你不能无视它,更不能否认它真的能赚钱。这样的工作可以实现对目标用户的精准打击,精准种草。
永远记住,所有带货的作品都不是为了爆款,而是为了精准。但其作品并非无脑上映。对现有的800多件作品进行拆解,可以简单总结为三点:商品效果的可视化、前后对比的可视化、使用过程的可视化。
一开始通过死灵,一方面可以吸引用户兴趣,导致停留,另一方面实现产品效果的可视化;然后通过过程可视化的运用,将使用前后的效果差异展现的淋漓尽致,实现了无声种草。在短视频用户极度不耐烦,追求即时反馈的当下,拿个梳子3秒变身男神的效果可谓是正中下怀。作品中的小黄车直接承载了这部分精准流量,加上并不贵的客单价,用户没有决策成本,直接完成转化;太好了,这不就是优质短视频作品带货的模板吗?
记得黑牛先生在文章中分享过:只要是真正能产生实效,带来销量的,都是优质内容;绝对的.
3、爆款模板,反复使用
所有作品都不超过10s,基于同一个模板反复拍摄、反复剪辑、反复使用。
一样的死灵开头,一样的混切方式,一样的BGM,一样的文案;最小化内容创建的成本。也能解决内容可持续的问题。
真的感觉这个爆款模板可以适用于任何商品。最有效的方法一定是最简单的。既然可以带货,为什么不一直用呢?团队有必要投5、6个人,拍一天剪辑半天,结果原来视频播放量只有500,实现0交易转化就满意了吗?
4、高效且可持续
目前这个账号还没有直播,也就是说目前的2万单和18万佣金都是通过短视的频段货实现的。
是这个操盘手认为直播不赚钱吗?也许吧。但更有可能的是,短视的带货对团队来说是最高效、最可持续的。要知道,带货直播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即使没有直播,一个新团队在操作之前也需要学会熟悉。而且现在无人直播检查特别严格,直播间和账号都是一直关闭的。账户成本和时间成本是否过高?
如果团队成员投入到短视频作品的运营中,显然ROI更高,效率更高,可持续性更强。
可能不直播的另一个原因是直播是创作者时间的专属。直播间哪怕只有一个员工,直播时间也会完全占据这个人的时间。至少要和直播间的用户互动,讲解商品。现在,或多或少地,像董那样,被东方选中的人,我们可以点诗和歌了。短视频呢?建议24小时。即使作品的时效性没了,800幅作品的日长尾流量也已经被悄悄交易了。而这一切都是在团队睡觉的时候发生的。这“睡后收入”不香吗?流水不争第一,奋斗不息,持续的稳定终将战胜一切。
5、目标用户
你认为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当然是男的。是的,没错。男性。但目标用户可以细分为两类:购买用户和使用用户。用户和买家可能不是同一个用户。例如,母婴产品的用户是小宝宝,但买家是马宝。比如老年人用的产品,也是子女购买,而不是老人自己购买。来,看看评论区。
所以,它的目标用户是女性朋友,毕竟女性用户掌管着金库的钥匙。虽然卖的产品是男同胞用的,但是女领导买单。这不禁让人想到一张电商用户价值鄙视的链接图。这不是一个笑话:
图片来自网络,已删除。
6、转型试错
翻看这个账号的早期作品,发现它也经历了几次改造和不断的测试。一开始是女装,但是数据反馈不好,开始慢慢测流量,选产品。终于找到并确认了这个物品。
你看,谁也不能随便选产品,却总是在试错,在衡量产品。
7、省心省力,精选联盟
这是刚开始做货的新手老铁最容易犯的错误。“我没有供应链”和“我怎么能在Tik Tok开一家小店?”。一上来就要开小店,找供应链,囤几十万的货。不能说这是错的。但是对于普通的个人C端用户来说,这个模式太重了。
再看,这个账号的店铺里挂着五件物品,只不过是所选联盟里的不同商家提供的。
这意味着作为创作者,你不用担心后端很多非常非常繁重的运营工作,比如发货、物流、客服、退款等。你只需要每天批量分发作品,赚取佣金,轻松又省时。其实如果只赚佣金,可能比商家赚的还多。
图片来自网络,已删除。
想想吧。假设100万元的GMV,商家销售的商品成本可能是30-40%。他还有公司的运营成本,人员成本,物流,售后成本,有偿送货成本等。这部分成本按20%计算,再加上你通过佣金轻松拿走的30%,商家最后可能只有少得可怜的10%,也是累死人的。你呢?你已经付了一辆特斯拉的佣金。
8、矩阵操作,饱和攻击
原创和精致固然重要,但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快速复制和放大。只有简单才是可持续的,才能快速实现产业化、批量化、矩阵化。用数量的确定性对冲质量的不确定性,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流量。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天给20个账号矩阵发5篇文章,持续半年,产生2万篇文章,那么这个产品甚至这个品类的流量,严格来说,已经被你的账号垄断了。
张齐帐阵,侵删
有时候,重要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数量、占领速度、饱和攻击;
9、粉丝会不会审美疲劳?
老铁,你想多了。Tik Tok平台,算法推荐机制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个公共领域,这是一个私人领域。是为了触达更多没关注过你的公众用户,而不是私域里关注你的粉丝用户。这不正是我们出版作品的目的吗?
带货视频,一方面对于公共领域的用户来说,可能是第一次。另一方面,很多用户根本不会关注你有商品的账号,而是直接下单,交易就转化了。这就是为什么我拿到了18万的佣金,账号却只有7000粉丝。让它深入人心。
10、Just do it
做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发作品,一天5件。没有被一部作品的数据水平所激动或迷失。
同样的产品,在生活中是不一样的。
太多人,发了10个作品,没有破500次播放,就想放弃,开始焦虑,怀疑人生。我被限制了吗?我是否以错误的姿势发布了我的作品?我做不到吗?
老铁,你想多了。其实当你只坚持发表100部作品的时候,你就已经打败了90%的创作者。
1.先发100个作品;
2.再投100 dou+;
3.坚持100天;如果不成功,就重复上面3步,over ;再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