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外出打工的人都有过“站在火车上”的经历——在一些热门线路上,到了节假日,随着客流的剧增,很多农民工往往只能买到无座的“站票”。面对“站票”,人们要么自认倒霉,要么怨天尤人,要么诅咒铁路部门。然而,在广东东莞打工的郑大嫂却从大量乘客的现状中发现了商机,找到了一条靠卖小凳子谋生的路子,即使让乘客免去了站着的痛苦,也真的赚到了。
郑是四川省万源市郊区的一个农民。郑和丈夫去广东东莞打工。
有一次,郑坐火车回老家,归心似箭的郑买了站票上了车。车厢的过道,两节车厢的交接处,卫生间都挤满了人,拥挤得连车上卖货的车都难以通过。当时是八月,天气炎热,车厢里的空气体极其浑浊。郑站着腰酸腿痛,差点晕倒在地。看到旁边座位上的乘客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瓜子,打着牌,她的眼睛羡慕地红了。
车到南昌时,郑突然看到半路上车的一个车站旅客,随身带着一个折叠式的活动凳子,一到车厢就打开凳子坐下。该乘客的行为引来了众多站客的羡慕,大家纷纷表示:“如果有人卖板凳,我宁愿掏10块钱买一个,也不愿意站着受罪!”
说者无心,听者有心。
郑听了的话,深受鼓舞。他想:如果我去批发一些小凳子,卖给没有座位的车站乘客,生意肯定会好!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赚钱方法?
处理完家里的事情后,郑登上了去广东东莞的火车。上车前,她特意花了100多元买了100个塑料凳子。这些凳子叠在一起只有一米多高,用两个蛇皮袋装得妥妥的。郑把两袋凳子放在两节车厢的交接处,又一次拿了20个塑料凳子到车厢里去卖。由于每个凳子只卖4元钱,而车上的乘客大多要站在广州或东莞,郑的凳子一出现就成了抢手货。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出了99个凳子。
火车到了湖北鄂州,她灵机一动,在鄂州下车,在车站附近的批发市场买了100个小凳子,坐下一趟T126次列车去东莞。这100个凳子卖出去后,她看到车票上写着五天内有效,于是马上在南昌下车,又买了100个凳子,坐了下一班车…到了东关后,郑算了一笔账,发现这一趟,除去机票费和买凳子的费用,她四天净赚700多元,相当于干了一个月。
按照这种模式,郑夫妇创业三个多月,到年底,一共赚了4万多元。
其中,“十一”黄金周期间,两人在两个中转站持续补货,七天赚了近万元。随后,郑还发动的亲戚朋友,开辟了两条线路,开始了“家族生意”
就在郑的小凳子生意红火的时候,有人受到他们的启发,也走上了这条路卖凳子。这无疑影响了郑的收入,一时间,大家的士气一落千丈。在这种情况下,郑很快制定出“以服务取胜”的策略:挂上“与你同行”便民服务团的牌子,出售晕车药、火车时刻表、报纸等小商品,准备针线包,为旅客排忧解难。此外,在卖完凳子后,他们还尽力帮助列车员打扫卫生,为乘客创造了一个卫生舒适的乘车环境,获得了列车员的支持。
这一招确实有效。K522次列车的列车长看到郑对车队如此体贴,就给他们提供了免票的优待。竞争对手一看,知道卖不出去了,都转行了。
如今,郑的三条线路运营良好,每月净利润约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