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原则(1)
1.给孩子创造一个识字的阅读环境,让孩子获得识字的敏感度。
2.制作识字卡。要注意不要通过看图来阅读,不要在卡片上同时出现图片和字形,因为两种刺激同时出现势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孩子早已习惯了事物的形状,而不习惯于文字(特殊事物)的形状,所以注意力被图片带走,这就非常容易形成“看图读音”而不是“看字读音”,对识字极为不利。
3.早期识字要和阅读紧密结合,因为文章阅读比单独阅读更有趣。孩子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给他带来的乐趣,进而促进他对识字的兴趣。
4.每天学习一段时间,从1分钟开始,慢慢过渡到2、3、3、5分钟,最后学习30分钟。大人有空的时候就让孩子学,没有空的时候就把孩子的学习放在一边,这样就算一次学很久也不会有好结果。
最重要的是坚持!幼儿应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让孩子逐渐养成学习的习惯,让他觉得学习就像爸爸妈妈上班吃饭睡觉一样,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这个时候,孩子能学多少,学多快,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6.不管孩子是什么年龄,不管要学哪个学科,最好的开始方式就是“喜欢什么就给什么,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在学习之前对老师产生兴趣,产生信任感,这是很自然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放任自流,而要做有意识的引导。
7.儿童识字和小学识字的区别在于,儿童识字以阅读为最直接的目的,所以只要能认能读就行;小学生学习识字要求“听、说、读、写”同步进行,这是小学生识字速度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8.识字对任何年龄的孩子来说都不应该是困难的。孩子的识字,简单的单词不容易记住,更复杂的生词很难记住。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9.教育界有句话叫“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只要家长善于思考和引导,孩子对任何学科都可以感兴趣。
10.培养孩子对识字的兴趣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
11.真正有趣。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孩子可能会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
12.素养是需要不断巩固的,否则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学用结合,读写结合。
(2)识字方法
在教孩子识字的过程中,大人要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诱导孩子感受到识字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把识字当成每天必不可少的游戏活动,不知不觉中就变得有文化、有素养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师有心,学者无心。”如何把识字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孩子觉得有趣,愿意接受?
先说几个游戏素养的方法:
1。捉迷藏:即把字卡藏在容易被孩子找到的地方。找到了,看了,赞了。也可以让孩子藏字,妈妈可以找字读。
2。玩玩具:在玩具上写下相应的单词,让孩子阅读。
3。做动作:边教单词边做动作;教“跳”字让青蛙跳;…..诸如此类。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做相应的动作来加深印象。
4。假装看:教一些情感动词和形容词要有面部表情。教“笑”字就要让孩子笑,教“哭”字就要和孩子一起假装哭;适当的夸张动作和表情,可以加深孩子的记忆。
5。钓鱼识字:把单词卡当鱼放在地上让孩子“钓鱼”,抓一张单词卡教一个单词。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钓出他们认识的单词。成人读一个单词,儿童必须抓住这个单词,并且读这个单词被认为是在抓一条“鱼”还可以和几个小朋友比赛,看谁钓到“鱼”。这种方法对复习巩固有好处。
6。表演识字:让孩子表演他喜欢的游戏。如果孩子喜欢当小医生,就让他坐在写着“医生”的位置,向病人提问,用耳机听,开药,打针…这时候教育他读《药》《病》《针》。
7。吃饭看书:孩子吃饭的时候往往最开心。这时候教他们读书,会让他们更感兴趣。比如切菠萝时教“菠萝”和“萝卜”,切西瓜时教“西”和“瓜”,吃冰棍或糖果时教糖纸上的那些字。
8。讲故事素养: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边讲边在黑板上写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关键情节。讲完故事再读,让孩子复述的时候再认一遍。这样既不会影响讲故事、讲故事,又能使孩子更牢固地记住故事。
9。在动物园里学游泳:圈很多字卡作为动物园的围栏,在围栏里放很多写有各种动物名字的字卡。据说有很多小朋友去动物园玩。我应该打开哪扇门?门卫说从“××”门进去很安全。如果你开错了门,老虎就会逃跑并咬人。这个时候,小朋友要走向“××”门,正确打开才能进入动物园。如果他们错误地打开它,他们将重新打开它。进入“动物园”,让孩子拿起一张又一张单词卡,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哟,好大的一个虎字“虎”……“场地大的话,可以分成动物园里的“猴”、“虎山”、“鸡舍”、“熊猫屋”等几个小圈子,这样就可以教孩子读各种鸟兽名词了。这种方法在复习旧单词和识别新单词方面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