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孩子都在网上上课,这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个考验。
你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成语。作为家长,我们来学习他们吧!
16个八字成语,如果你能全部知道,你就了不起了。来试试吧!
01
告别三天真神奇
[定义] 好久没见这个人了。如果我今天见到他,我会立刻再看他一眼。
【出处】在《子全劝学》中:“孟曰:‘三日不见我,更惊矣。“为什么老大哥看事情太晚了,””
02
如果你不帮自己,就把自己拉直
【释义】彭:彭曹。大麻:大麻丛。狼尾草生长在麻地里,没有支撑也能直立。打个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可以是个好人。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导》:彭,不扶而直;白沙涅槃,与之黑。
03
桃子和李子什么都不用说,但它们自己会走自己的路
【释义】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因为它们美丽的花朵和美味的果实,人们纷纷采摘,于是在树下踩出了一条路;【/s2/】比喻真诚坦诚,自然给人以启发。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常言道:‘桃李不言,自会道。#8217;这个说法虽然小,但可以说是大。”
04
两个都听清楚了,偏了就暗了
【释义】指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便正确认识事物;如果只相信片面之词,必然会犯片面的错误。
【出处】傅《隐夫明暗论》:“你之所以明,是你听之;这么黑的都是有偏见的。”
05
失落的东隅,收获的桑葚
【释义】东角:指太阳的源头,又指早晨。桑榆:夕阳西下,余晖在桑榆之间,因为用来指夕阳,指黄昏。早上丢的,晚上拿的。后一种比喻最初或暂时失去了某一方面,但最后得到了补偿。
【出处】南宋叶凡《冯异传》:苏夕老矣曰:“赤眉平,官累。虽然一开始它们把翅膀挂回溪边,但最终能争得池塘,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党论赏,以答莫大荣。”
[S2/]06
名气之下,真的很难
【解读】描述的很有名,但真实情况可能很难匹配。
【出处】《后汉书·左传》:“阳春之歌,和声必少;盛名之下,实为难事。”
07
如果你想拿,你必须先
【定义】要想赢得什么,就得暂时付出什么。就是先付出代价诱导对方放松警惕,然后再找机会抓住。
【出处】《战国策·魏策义》《周树》说:欲败之,必助之;想拿就要跟着拿。
2008年
不堵就不够
【定义】意思是不把这个东西打倒,就不能建立新的文化。
【出处】汤涵予《原道》:“可是又能怎样呢?他说:“如果你不停止,你将无法做到这一点。男人就是男人,他的书火了。”
09
月晕风吹,粉底潮湿多雨
【解读】月晕出现,会有风;基石湿了就要下雨。比喻能从一些迹象中推断出将要发生的事情。
【出处】荀《汉奸辨》:“凡事必然,皆有因。然世间静者能见微,月眩风霏霏。大家都知道。”
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解读】周瑜计划火攻曹操,做好了一切准备。突然,他想起不刮东风就不能战胜敌人。经过这个比喻,一切准备都已经做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出处】罗鸣管仲《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所用纸笔,屏退左右。秘籍就是16个字:欲破曹公,必以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1
虽然一个人守卫它,一万人也不能强迫它
【解读】山高而险。一个人拿着通行证,几万人进不去。它把这里的地形描述为非常陡峭和具有战略意义。
【出处】唐代李白《蜀道难》:“碉楼关虽坚,一人守之,万人不能逼。”
十二
没有皮肤就没有头发
【解读】皮肤没了,头发自己附在哪里?后比喻事物没有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Xi公十四年》:郭社曰:“皮若不存,毛将安乎?”郑晴说,“谁在乎你是否背叛了你的邻居?不信则已,失助则亡。如果你做了,这将是自然的。”郭燕说:“与其抱怨,不如不跟你说。”
13
除了金玉之外,全毁了
【定义】外表金黄,里面却像碎棉絮,用来形容外表华丽但本质贫乏。
【出处】刘基《奥兰治的话》:看他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得酩酊大醉,喝得肥鲜,不牛逼牛逼,能喜欢?为什么不超越金玉,败在哪里?
14
人是刀,我是鱼
【解读】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中,我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
【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大行不顾细枝末节,礼不小。现在人是刀,我是鱼。我为什么要辞职?”
15
流水不腐,家人不啃[dù]
【定义】意思是总流的水不臭,总转的门轴不被虫子吃。
【出处】《吕氏春秋》:“流水不腐,家不拙而动。”
16
宁做鸡嘴,不做牛后
【解读】比喻来说,小形势下独立,总比大形势下受制于人好。
【出处】《战国策·韩策一》:“我听过一句俗话:‘宁做鸡嘴,不做牛后。“今王在西,臣在秦,与牛皇后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