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出处】《越王勾践家世史记》: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被吴国接管。“吴已赦岳,越王勾践反国,而苦急,不敢坐,坐卧,不敢食。你说:难道你们忘却了你们将记忆的耻辱和灾难吗?”
《吴越春秋》、《越王勾践回国传》也有此事,没有一篇说卧薪。睡薪最早见于苏轼的《准孙权答曹操书》。
[解读] 越王勾践,耻于报仇。回国后,他把自己的胆囊挂在坐位上,吃喝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胆囊的苦味,以示不忘被吴统治时的痛苦和耻辱。后来,他用“睡薪、挂薪、睡薪、薪薪、尝胆、勾践胆”等词来写上进心,不敢安逸,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用“遇耻”来称呼家国之辱,受人欺凌。
苏轼《孙权答曹操书》:“自为留守,尝胆。”萧博山的《爱国之魂》第一首:“难怪他半壁江山,亦步亦趋。为什么他总是躺在他的桂冠上?”康有为《俄大彼得变法》序,“勾践尽力,耕之,织之,妻之,作贵客,撼贫自缢,与民扎营,以用其沼泽吴。”
晋代史书《蜀虎运守传》:“陛下,当俸禄之时,何不以地毯、上等之物震民,使牛宰以急用,而不示民。”
[品味睡去的勇气] 孔的《桃花扇》第十六册说:“我们没有共同的恩怨,从此以后也不会忘记。”
[薪勇] 柳亚子《十一月十一日,友人张女士四十一岁生日初逝》诗中有一句写道:“我余生有舌,你无家可归。”《八月二十七日读潮南诗为题》第二首:“这是我职业生涯中唯一的一天,沧桑化为尘埃。”石舟的诗《感》:“薪勇之业苦而苦,莫忧弱而莫忧穷。”
[尝胆] 杜甫《魁蚶赋四十韵》:“做一件事,必尝胆,活着,可见眉。”《宋史·李刚传》:“强敌从内侵,中国弱。这是陛下尝胆思之日,而为治之时也。”柳亚子《为熊维根皖中起义四狼星》(下):“尝胆原苦,方有奇谋。”
[勾践丹] 王藻《自乱后寄侄儿常州》第二首:“只尝勾践丹,已补子。”
[遇辱] 李白《孙艺兴载铭赠》诗曰:“誓报辱,往宛陵路。”另一首《听说太尉李遣百万秦军东南方》:“望雪耻,将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