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但很多时候,老师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往往很严肃,让学生产生敬而远之甚至害怕的感觉。怎样才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打动学生的心?以下20句话或许对你有帮助。
1为什么最近有点沉闷?我需要你的热情!
点评:老师的话就像阳光一样照在学生的心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注和关心自己,愿意随时帮助自己。学生觉得老师的心和自己的心贴得很近,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2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点评:简单通俗的语言,很有哲理性,让学生明白从小事做起,打好基础的重要性,避免学生有高高在上的心态。俗话说“不扫一个房间怎么扫得了天下?”
3我们每个同学都很聪明,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点评:老师用鼓舞人心的语言给学生信心,巧妙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发起新一轮挑战的决心。这就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
4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你才能做一个正直的人!
点评:老师用“做一个正直的人”这句话激励学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能让学生感到自信和上进。这样鼓励的语言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5如果你能试着喜欢那些弱点,你就成功了!
点评:这样的鼓励语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偏科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社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6只要你用心去做,这些事情根本不会困扰你!
点评:一句鼓舞人心的话,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他们希望。告诉学生,没有什么不好做的,但是态度是关键。只要你专心、耐心、坚持,你一定会取得进步。
7勇敢点!别怕,天塌下来了,老师给你撑着呢!
点评: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候老师的语言要像“雪中送炭”“六月风”。上面的语言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老师理解自己,并打算用行动支持自己,让他们和老师并肩作战。当然,我不再害怕任何困难。
8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是最有灵气的。我相信你将来会有所成就的!
点评:当老师带着真挚的感情给学生一个公正恰当的评价时,学生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断地用“最有灵气”的东西激励自己,按照老师的话不断努力。
9你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你的观点很有创意!
点评:这句话肯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潜力。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成为高素质人才。
10也许你在别人眼里有很多缺点,但在我眼里,你是最棒的!
点评:这是一段鼓舞人心的话语,既肯定了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又鼓励了学生再接再厉,增强了学生继续努力的信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你很有潜力。对你来说,只要挖得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点评:这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语言。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达到的程度和所具备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2一个人最大的美德是宽容。懂得包容,就会有海一样的胸怀!
点评: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从思想道德方面教育学生生活中需要宽容。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学生很容易受到老师观念的影响。老师努力把中华传统美德及时渗透到学生心中,让学生成为有德之人。
13也许你现在很穷,但老师相信,20年后,你会是最富有的!
点评: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学生贫富。告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己命运的改变,成为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很丰富的人!
14只要你愿意努力,老师愿意做帮助你成功的桥梁!
点评:像“只要你愿意努力,老师愿意做帮助你成功的桥梁”这样的善意话语,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提升自己。
15你敢向老师(教材)提出你个人的意见,真了不起!
点评:老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点评,体现了对学生敢于提问的肯定。这是教师对学生提问行为本身的尊重,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16你永远是最优秀的学生,我相信你!
点评:老师用“最好”来评价学生,是对学生能力的最高褒奖,也是学生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源泉。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自然会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创新,进一步追求完美。
17你的思维很独特!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评论:这是老师邀请式的做法。对学生的行为评价很高,邀请方式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人格和行为价值的尊重。这种做法会让学生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更容易与老师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
18你的问题值得思考。大家一起研究一下吧。
点评:采用平等对话的语气肯定学生的问题,体现了对学生问题的尊重和关心,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高层次的发展。
17只要你肯动脑筋,你一定会变得更聪明!
点评:学生的能力总是期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教师用积极的话语充分展示学生良好发展的前景,同时含蓄地告诉学生成功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肯动脑筋”。这样的话会让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20错了没关系,我帮你!
点评:老师引导学生用平静的语气回答问题,消除了学生答错时可能产生的尴尬和紧张。这种做法容易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免受任何压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获得良好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