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有哪些?至于考试科目,每个考生都应该清楚。以下是高顿注册会计师边肖在线为大家整理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去下面了解一下吧!
1。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有哪些?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税法、审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这六科属于专业阶段的考试内容。通过专业阶段考试后,即可进入综合阶段考试,考试内容为专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二)。
二、六科如何安排考生的学习时间?
会计:建议学习400小时
在笔记专业阶段,会计科目的内容最多,考查范围也比较广,所以学生备考所需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另外,会计是整个考试的主心骨,学好会计对备考其他科目也很有帮助。这也是建议学生优先备考会计,基础一定要打牢的原因。
审核:建议学习时间为350小时
如果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200小时,强化阶段100小时;冲刺阶段50小时。对于没有审计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理解审计内容会比较困难。了解审计的本质——独立性,就能理解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理财:建议学习350学时
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与审计的持续时间相同。很多考生一听到理财就马上想到计算。在备考的基础阶段,学生花的时间还是最长的。只有打好基础,把所有知识点都理解透彻了,才能推导出公式,才有下面的计算练习。
税法:建议学习300小时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科目如果按照难度划分,第一梯队应该属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第二梯队是税法、经济法、战略。税法是第二梯队中最难的,不仅涉及记忆,还涉及计算。
经济法:建议学习200学时
经济法作为一门记忆的学科,往往是我们同学在较晚的时间开始的。如果在考前100天开始备考,平均每天可以花2个小时学习!
策略:建议学习150小时
策略的内容最少,其考查的核心在于案例,所以学生在掌握教材理论的同时,要学会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策略科目经常被我们同学作为难度的“调节器”,可以结合难度来报考。
3。普通资格证书和专业考试证书有什么区别?
除了证明通过考试的阶段不同,两个证书的效力也不同。考生只有在综合阶段取得注册会计师通用资格证书,才能申请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在事务所工作满两年后才能申请成为执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