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老话:自古文人多,皇帝一直是孤儿。很久以前,古人把那些满腹学问、喜欢背诗的人称为“文人诗人”,后来甚至用“诗人”或“诗仙”来代替。
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有一句“迁居外地的诗人,必在此相会”。简而言之,在古人的语言世界里,文人和文人一样,是一个比较高雅高大上的名词。
但在现代汉语的语言环境中,“骚”这个词有一些贬义的味道,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轻浮行为或者不良的生活作风。所以有时候朋友之间用“文人”这个词来形容对方,其实更多的是嘲讽和讽刺。
那么古代的“文人诗人”在哪里呢?“骚”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误解了“骚”这个词。首先要知道,古人所说的文人诗人,其实指的是两种人。首先,“文人”是指文人,“诗人”主要是指诗人。
当然,从广义上来说,这两种人其实是一样的,只是“骚客”一词主要来源于屈原的《离骚》。史记说:离骚者犹忧。这里的“骚”代表了屈原内心的骚动和焦虑,所以“骚”一开始主要是用来指《离骚》这部作品。
后来李白也写了这样一首诗,“是什么声音,多么悲怆哀怨?”,是关于屈原的,所以诗人和诗人逐渐被用来指那些悲伤、失意、多愁善感的诗人。
这些人要么无能,要么浮夸,喜欢通过跳舞、写诗来诉苦、抒发感情。正所谓“文人多情,相思病。”由此可见,“文人”的“骚”其实就是抱怨的骚。
然后,和《离骚》一样有影响力的,还有最早的诗集《诗经》。国风是《诗经》的精华,所以《国风》和《离骚》也被称为古代文章的源头,分别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所以后人把《国风》和《离骚》称为“风骚”来指代天下文章,这就是“风骚”一词的由来和本义。
古代的学者喜欢用诗歌来展示他们的才华。他们比赛在各种名胜写诗并留下名字,还经常在狂欢节上闲逛,创作浪漫的故事。
比如北宋大诗人柳永,就因为写了几篇关于何的牢骚,失去了进入官场的机会。但职场失意的柳永却以爱情为荣。从那以后,他就在青楼四处游荡,为妓女写歌、唱词,每天过着浪漫的生活。
然后,在古代,文人以诗、以文来取悦女性是相当普遍的,所以后来就用“骚”来形容那些刻意卖弄文采的文人。到了这个时候,文人骚客的“骚”字渐渐有了放荡轻佻的意思。而现代人对“骚”字的理解,可能只能认为是抱怨时对“骚”字本义的一部分相对正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