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入伏?
入伏是指每年夏季的第一个庚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后开始,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这期间,气候酷热,天气干燥,很容易导致中暑、脱水等身体不适。
2021年入伏时间点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预测,2021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22日,持续40天,到9月1日结束。
如何应对入伏天气?
在入伏期间,要特别注意保暖祛风降火,避免因过度出汗而引起的体温失调、中暑等问题。以下是应对入伏天气的几个常见方法: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多喝水、汤水、饮用植物茶等。
避免暴晒,尽量在室内或树荫下休息,出门要涂抹防晒霜,佩戴太阳镜和遮阳帽。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使用电风扇、空气净化器等。
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一些高温地区和中午或下午最热的时段外出。
注意补充水分,可以多吃清凉的水果,如西瓜、哈密瓜等。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健康的心态。
入伏期间的气候特点
在入伏期间,气温高,相对湿度低,日照充足,降雨减少,风力小,空气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此外,由于空气干燥,容易出现静电,给电器、计算机等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结论
入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期间要注意保暖祛风降火,避免一些体温失调引起的中暑等问题。遵守相关的预防措施和细节,能够度过健康而安全的入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