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光临可关玩日记,免费分享生活知识及创业资讯
  • 跨越300多年的握手(跨越300多年的握手歌词)

    跨越300多年的握手(跨越300多年的握手歌词)

    日前在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

    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演员饰)与宋应星(演员饰)透过一粒种子

    ,在稻田里上演

    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

    有评论称:古有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写就《天工开物》;今有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致力杂交水稻的研究。

    尽管相隔300多年,他们却都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造福人民的共同梦想。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令人动容。

    扩展资料

    宋应星简介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明朝著名科学家。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想说的?

    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看到这一幕我第一个想说的是宋应星,是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即使生在明末清初,宋应星宋应星最后有没有留过辫子也是不好说的,直接以辫子的形象面对观众,我觉得有待商榷。

    一、袁隆平:

    说起袁隆平,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对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世人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把一生都用在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上,不仅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还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多次奔赴周边国家,为这些国家传授杂交水稻技术,用来帮助这些国家的人民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为我国粮食发展,农业发展以及世界的粮食安全供给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像我们国家这样,人民衣食无忧了,在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国家因为缺衣少食的,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可以说每获得一次突破,对世界来说都是福音。

    二、宋应星:

    宋应星生于明末清初,是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写过很多著作,而且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保留下来的著作有《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和《谈天》。 其中这本叫《天工开物》的书,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甚至达尔文都看过。《天工开物》是不是很眼熟,你如果学过历史,就一定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这本书。

    《天工开物》全书分为3卷18篇,宋应星把中国出现过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知识,做了系统性的总结和概括,使这些知识有条理,为了让这些知识能够流传下去,他把这些知识辑录成书。这本书就是《天工开物》。书里包括的知识那是相当之多,书中囊括了农业、手工业的知识,如机械、陶瓷、烛、纸、火药、兵器、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等的生产技术。此外还有水稻生产的全过程的详细记载。

    此外,宋应星还是第一个对锌和铜锌合金进行科学论诉述的科学家,他提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第一次记载了这种金属的冶炼方法。这个可以说是我国在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世界上唯一的大规模对锌进行冶炼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宋应星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上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

    三、我的想法:

    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时空的握手,我第一个在想,如果宋应星生活在现在,那么他一定是一位比在他那个年代更出色的科学家,两个时代的科学家完成了握手,我觉得这更像是中华民族在科技史上的一种延续,一种传承。相信在这种传承之下,我们的国家可以蒸蒸日上。

    袁隆平宋应星跨越三百年的握手,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在典籍里的中国,我们可以看到袁隆平和宋应星这两个人物在跨越300年之后相见并且去握手,让很多人都觉得时代真的在进步

    。让我们看到他们这个握手的瞬间,真的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国泰民安的感觉,而且也让我们看到即使隔着这么多年的光景,他们仍然能够通过种子找到这种去造福人类的梦想,也是让许多人都为之动容和致敬的。

    心怀百姓

    我们都知道这两个人物其实都是那种心怀天下的人,在想要让每一个百姓都吃饱的过程中,也是付出了许多的努力

    。让很多人在看到的时候会觉得从天工开物,然后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其中就像是一种传承在生生不息。大家对于这样的一种科学精神,也是觉得非常的感动,让很多人都觉得在这样的一个节目里把两个人物角色穿越到一起,反而有人在看的时候有一种眼泪经不住往下流的感觉。

    时代的进步

    他们两个的出现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进步,从宋应星然后到现在的袁隆平,就让我们看到他们在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成就了现在的精彩

    。而饰演宋应星的李光洁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眼中仿佛有光,在拿着稻子的那一瞬间,让很多人都有一种泪目的感觉。

    缔造经典

    而且在很多人看到的时候,会觉得李光洁所给大家展现出来的那份惊喜是无穷的,在两个人物角色后面的那一瞬间,就让很多人觉得时代缔造了不一样的经典

    。如果在史诗上的人物和现在人物的相互重叠之下,相信他们会有许多的衷肠要诉,毕竟这是千百年来的一种传承,这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份信仰,也是每个人在经历了这么久以来都难以忘怀的一个存在。

    一次跨越300多年的握手通过种子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梦想

    近日,跨越300多年的握手话题在宋、袁隆平成为热搜,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这个场景来自一个大型文化项目:古籍中的中国。在袁隆平和宋的项目中,科学家们的共同梦想是通过种子找到答案。节目中,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握手,也让观众潸然泪下。估计很多观众对这位科学家宋并不熟悉。

    宋应星是明代的一位科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农业的调查和研究。他的《天宫开悟》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袁隆平爷爷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带头人。经过多年的坚持,他终于有了突破。袁隆平从小跟随母亲观察稻田,但在战争和自然灾害期间,食物会大大减少,人们不得不挨饿。

    小时候,袁隆平心中有一个梦想。长大后,袁隆平报考了农学院。多年来,袁隆平一直伴随着野地探索着野地的奥秘。节目展示了袁隆平爷爷的梦想。他决心让水稻长得和高粱一样高,让稻穗和扫帚一样长,让水稻和花生一样大。300多年前。宋也在为此努力着。三百年后,他们在稻田里握手,让观众感受到两位科学家的跨世纪追求。跨越300多年的握手感动了全场。

    袁隆平跨越300多年的握手。这种跨越300多年的握手,实属不易。从这个节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位科学家的追求,他们对人类利益的巨大努力和贡献,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历史。在过去的300年里,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唯一没变的,是人们丰衣足食的初衷。要了解更多社会热点,请关注多里亚网站的最新信息。

    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握手是怎么回事?

    日前在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

    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演员饰)与宋应星(演员饰)透过一粒种子

    ,在稻田里上演

    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

    有评论称:古有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写就《天工开物》;今有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致力杂交水稻的研究。

    尽管相隔300多年,他们却都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造福人民的共同梦想。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令人动容。

    扩展资料

    宋应星简介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明朝著名科学家。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袁隆平宋应星在什么节目跨越300多年握手?

    《典籍里的中国》

    节目中两位科学家袁隆平、宋应星跨越时空的“握手”令人动容。

    在《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节目中,宋应星(演员饰演)以现代礼仪和袁隆平(演员饰演)在稻田里上演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听闻袁隆平少年时读过《天工开物》,最喜欢里面的《乃粒》,宋应星激动到热泪盈眶。

    三百多年后的人们何止是还在读《天工开物》,更是在继往开来的科学实践中,在大地上奋力续写了更加恢弘而璀璨的“天工开物”。

    扩展资料

    《典籍里的中国》简介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探索传统典籍当代化传播的又一次有益尝试,正如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近期在《求是》杂志刊文中所说:“《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牛年伊始,全新亮相的《典籍里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着力从这些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钩深致远的求索之中,让年轻人和全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以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就敢于从佶屈聱牙的“上古之书”《尚书》入手,并且成功“出圈”。这一实践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这背后需要的,是文艺工作者开啃“知识坚果”的壮志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