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公众号开放第5周年,腾讯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其中公布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越账户数达9.63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9.5%。但即便拥有这个巨大的流量入口,我们需要直面一个现实——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准确来说是微信公众号)的下半场。那些年“只要开个公众号,或者抢注域名做优化,什么文章都不发,一天都能收获几百个用户关注”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的个人自媒体和企业官媒正在后来居上,而你的公众号做得不好,请不要怪自己“生不逢时”。任何事物总不会漏嫌神永远向上,螺旋式发展是必然,而你真的努力了吗?你努力的方法对了吗?今天想从微信后台数据方面,引起大家在公众号运营时对数据采集及分析上的重视,也跟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小小的思路,与大家一返亏起探讨交流。以下为下文的框架:一.关于数据分析,对同行的调研结果二.数据支撑对运营的意义与价值三.微信后台数据在查看和采集上的局限四.通过微信后台数据,洞察运营问题一、同行的用户调研之前有一些同行的小伙伴和我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小伙伴在做公众号运营(不论是自媒体运营还是帮甲方做运营),在做规划及各类方案时,更多的是“拍脑袋”、“凭感觉”,即便这样都可以做出不错成绩,但是会发现要复制方法论的时候总会遇到难题,若情况不同则经验很难复制。大部分运营的小伙伴(是偏文科思维的)对数据是不够重视的,所以也没有做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习惯。比如下图:另外还有一类小伙伴,对数据是重视的,但是却不敏感、不懂用。“人工爬数据累死宝宝啦~”“历史数据到底去哪找呀”“客户分分钟要报告,但数据太多,看得眼花,不知道从何分析起~”“为什么后台的阅读总数,和各个阅读来源的总和对应不上?”我曾经花了些时间,对身边近100位同行小伙伴做了个小调查,其中有几个结果,分享给大家:尽管有超过50%的人认为自己对微信后台的数据指标很熟悉,但沟通交流发现,他们看得最多的数据就只有:1、首页的“新增人数“、“总用户数”2、图文的总阅读数而其他更深入的细分数据,就比较抓瞎了。我在调查问卷中,尝试用以下的测试题(正确答案是:用户分析-用户属性),得出结论:不到40%的人回答正确了。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关注的东西是多且分散的,但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仅在和2000万的公众号抢流量资源,更是在和微信以外的平台(如优酷/淘宝等)抢流量资源,想方设法要留住用户的时间。不管你是做个人号还是做企业官媒,在创号时都有自己的目的、定位及规划。而用户之所以关注你的公众号,是因为你的公众号对ta来说是有价值的,比如娱乐八卦搞笑让人放松,比如学习内容让人自我提升,比如查询办理购买等快捷服务.在我看来,“拉新、留存、促活”能做出成绩的前提是:你把公众号的用户当做人当做朋友,而不是当做粉丝,而这些用户(朋友)是什么样的?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你真的了解吗?数据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是体现在:1、用户分析:你的用户是否精准?2、图文分析:你的用户喜欢什么?喜欢的程度?你提供的内容价值有多高?3、菜单/消息分析/活动分析:你的用户是否活跃?你提供的服务价值有多高?等等。4、其他分析暂不赘述。三、微信后台数据的局限性上图是对目前微信后台数据现状的概要,使得运营人员在数据查看及采集上有以下的痛点:1、有关联性的数据,呈现得不够集中、不够直观,切换查看较为繁琐耗时。2、部分数据的采集,只能通过手工复制,汇总太繁琐。3、无法将某个时间段的多个模块的数据表一并导出,汇总太繁琐。4、部分数据的更新是实时的,无法及时监测到分钟级或小时级增量浮动情况。5、单篇图文的数据分布太分散,导致在加总计算时,总觉得数值对不上。6、其他。当微信官方的数据采集和加工太难用时,行业内陆续涌入一批优秀的第三方数据产品供运营人员使用,我挑选了几款不错的产品做了个体验者槐上的对比,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的需求灵活地使用这些工具,来辅助自己采集汇总想要的数据。四、微信数据的问题洞察然而,采集数据,仅仅是第一步,当你拥有了数据,如何利用数据洞察出你运营公众号时的问题呢?今天分享下一小部分(其他在后续陆续补充):当你看着微信的各类数据指标时,哪些工具能辅助你采集,你又应该从中洞察出你运营工作中出现的哪些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案。账号整体情况及用户管理列表:此处建议运营人员养成在推文或做活动时,进行分钟级监测。从内容运营的角度,在每次推文时,可及时了解推文及活动对增粉的影响。从活动运营的角度,很多活动都是以官微公众号图文的方式推送,并带有引导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