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与运营思维,这个题目摆出来,可以有几种理解,一种是产品人员的运营人员思维的差异,另外一种是产品人员/运营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有的产品思维和运营思维。
而我这篇文章,要讲的是前者。
1、
产品运营,这两个词经常被连在一起说到。比起产品与技术这对小冤家来,产品与运营之间的关系更加剪不断理还乱。
这是两个不同的职能,都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任何一方面的出色,都有助于产品脱颖而出,但只有在这两方面都做到出色,才有可能使得产品获得长足的发展。(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技术扮演的是基石的作用,按理说我们不应该脱离技术讨论问题,但由于本文主要讨论产品与运营两个角色,所以暂不涉及技术这一重要角色。)虽然是不同角色,但却不是各司其职这么简单,产品与运营之间的工作会有许许多多的交集,产品侧会有许多概念和想法需要运营去推广,会需要运营侧丰富内容,以及引来用户,运营侧为了完成自己的运营任务,也会需要产品侧做一些配合。
2、
配合是常态,但在整个产品的主导权上,却往往会是一场动态的角力。
这个市场上,有依靠优质的产品脱颖而出源仿团的,也有依靠优秀的运营大获成功的。当然,单方面突出并不够,另一方面也必须保证在水准之上。
对于不同的产品来说,产品与运营往往并不对等,而在产品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产品策略与运营策略也会有所区别。当产品需要通过对外推广获得用户及流量时,当产品需要通过细致化的运营规范内容时,产品人员往往需要对运营侧进行妥协。而运营侧在产品数据逐步稳固,需要打造新的兴奋点刺激用户时,也会对产品的改版和调整提供支持。
产品一方过于强势,或是运营一方过于强势,很容易给产品的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3、
产品人员,往往更加聚焦于产品的形态上,希望通过雹橘逐步的调整,推动产品的整体改进,使得产品形态逐渐趋向预期。任何一个产品版本,都只是趋向这个最终预期的一个中间形态。而当一款产品达到预期形态之后,就达到了其成熟期,在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迎来其衰退期,这个时候,就需要有新的产品形态出现。
运营大前人员,则更加聚焦于现有形态上,会思考如何在现有形态上通过推进产品改进及有效的运营手段,提高用户粘性及活跃度。不可预期的产品形态的调整,实际上会给运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为相对应的运营工作也需要进行调整,才能够满足新的产品形态的要求。
所以在产品的改进及运营思路上,往往会有一些纷争:现有的产品形态已经够用,需要将更多的产品调整放在运营空间的优化上,给予运营人员更多的调控支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