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任何规划之前,我们必须要知道这条路有多长有多宽。运营人的路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初级、中级、高级、资深、专家,相对这五个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初级:可以执行领导交付的运营任务,严重需要培训和实操来提升经验。
中级:可以独立执行较为复杂的运营任务,有数据指导工作的意识但经验仍然较为薄弱,需要加强。
高级:有时候还需要指导,但大多数时候可以独自完成复杂运营工作的落地,具备从1到100的能力,已经具备高度的数据意识,已经可以对产品提出需求。
资深:独当一面,既可以带队打仗,也可以但并作战,具备从0到1的能力,数据驱动,具备强大的自驱力和领导能力。
专家:某一运营领域的专家,有丰富的经验,可以指导资深运营开展工作。
那么说到职业规划,其实更多是以结果为驱动的。你需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并且在准备入行前对前方有一定的认知。这个的做法很简单你只需要去一个求职平台,找一分运营的工作看下他们的工作要求.
从运营专员做到一个运营大咖,职业规划是怎样的
为什么少有运营大咖?
▎原因一:成功更多归功给了产品经理
我们经常会把一家公司成功的主要荣誉归功在CEO或者产品经理上,毕竟他们才是产品最开始的发起者和设计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走向和发展。
而运营参与的部分是将已有的产品推向用户,以及后续通过内容、活动等与持续创造用户价值,有很多背后的运营工作是用户感受不到的,或者感受到了也不觉得有什么惊叹的。
有的文案运营修改了上百遍,终于能够简洁生动、富有张力,但文案指向的就是产品,就是在夸产品,夸得好了也是觉得产品好。文案写得好的根本目的在于让用户觉得产品好,若文案写得只是让用户觉得文案好,而忘了产品什么,这种文案也是失败的。
一个用户感受到了在线下微信支付的方便,会感叹微信支付设计上的简洁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却看不到微信和支付宝在线下商家运营上PK的血雨腥风。
▎原因二:运营要成功依赖的因素很多
运营成功一款产品,需要具备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产品特点、时机、环境、资本、运气等。
也就意味着,即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运营大牛,也在运营上有大成,还需要其他因素都能满足。
现在很火的酸奶新兴品牌乐纯牛奶的CEO Denny,把乐纯酸奶从一个很小的初创品牌,运营成一个爆款。有关注其运营的会发现,他的运营实力真的非常强,有非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若是他被派去做三鹿奶粉的营销,也可能会有成绩,但绝对不可能会有现在这么大,缺少了产品的一些独有特色和操作空间,很多运营都做不起来。
同样是高人,换了一个产品要做成功的可能性是差很多的,所以也不容易形成行业内的普遍认同,若是运营做得好,有时也容易被人认为「那是因为他的产品本身好,所以做起来容易」。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产品好确实是运营做得好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我也会常说,好运营拯救不了烂产品,若是产品本身非常烂,运营也不可能会成功。
▎原因三:运营历史不长,且在快速变化
互联网产品运营这个职位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以前没有现在意义上的运营这个岗位。
要足以称大咖,肯定需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且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考验。
产品经理虽然出现的时间也不长,但也已经开始逐渐有一些系统的执行标准和知识框架出来了,而运营领域的总结还赶不上快速更迭变化的实操。
随着互联网环境的快速变化,运营本身也在不断变化:8年前的论坛博客营销,5年前的微博营销,2年前的H5营销,到现在都没有那么火了,很多以前的玩法现在都不管用了。当初玩转博客营销非常知名的刘克亚、王紫杰等,现在的运营新人很少有听说过他们了,他们自己的微信号阅读量也少得可怜。
除了常规的公众号,正在崛起的其他内容分发渠道,如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知乎专栏等,玩法又和公众号有很多不同。若是不持续学习,很快就会落后。
运营的历史还太短,大神还需要经历更多的考验。
▎原因四: 运营领域不同,能力要求差别很大
不同领域的产品,具体要怎么做好运营之间的能力需求区别非常大。
一个在社交产品上很厉害的运营,换到一个O2O产品上去做运营,需要做起来肯定还需要摸索比较长的时间。
即使是同一类产品,不同的产品氛围和气质下,运营的方法也会很不同,比如同样是用户量很多的百度贴吧和知乎,其背后运营的方法与核心能力,也有非常多的差异。
再加上运营在有的公司里,是包含了市场、公关、客服、商务的职责,若再算上P图、准备物料等杂事,运营所要求的能力模型就更不统一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愿意称TA在某一方面做得很好,比如文案大牛、地推高手、活动大王、社群达人,而不会轻易地称其为运营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