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父母责无旁贷。因此,从孩子出生起,我就非常关注报刊杂志上有关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的文章,每次我都细细阅读,然后再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尝试。从我孩子目前在各方面的表现看来,我的教育还是卓有成效。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教育孩子的感受:
一、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家里,我们做父母的从不说粗话、脏活,不随意发脾气,不斥责教训,不嘲笑挖苦。我们经常与孩子聊天,就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侃一侃。这样既能融洽亲子关系,又能准确地把握孩子的思想、心态和欲望,防患于未然。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总是耐心地给他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我们因不了解实情,错怪他的时候,我们会真诚地说一句:“请原谅,爸爸妈妈错怪你了。”并告诉他,谁都会犯错误,关键是要有勇气承认并改正。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往往性格开朗,能理解和宽容他人,能与同学友好相处。
二、言传身教,重视读书兴趣的培养
孩子获得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实践和读书。一个知识丰富的人,除了见多识广以外,读的书也必然很多。要使孩子将来有出息,培养孩子从小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有人说,孩子的不少习惯是直接从父母那里“移植”或潜移默化过来的。我从不搓麻将、打牌。我把读书学习作为业余生活的最大爱好,把谈论学习作为家庭的重要话题。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两岁的画报,到三四岁的看图故事,再到现在的注意读物,孩子对书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一年来,孩子读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哪吒传奇》、《英国童话选》、《德国童话选》等注音读物。读书使孩子知识面扩大了,读书也使他找到许多疑问的答案,而这又更促使他痴迷于书本。近两个月来,他晚上睡觉前,总要放一两本书枕边,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看书。
三、呵护好奇心,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
众所周知,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我常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有意识地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我从不否定孩子的探索行为,总是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和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得出结论。我明白一个会学习的孩子,是在不断质疑,不断解惑的过程中接受知识的。为了使孩子养成善于质疑、勇于提问的习惯,我告诉孩子,问不懂的问题,不是难为情的事,而是动脑筋、聪明的表现。对孩子的提问,我总尽可能耐心地解答。有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会坦然地说:“妈妈也不知道,等一会儿我们一起查查资料吧。”对于孩子提出的有些问题,有时不会简单地将结论告诉他,我觉得观察、思考能力的培养远远重于答案本身。例如儿子问“鱼有鼻子吗?”“鸡有耳朵和牙齿吗?”这一类的问题时,我就不直接回答,而是带他去菜场观察或干脆买回家,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
四、从不吝啬表扬和鼓励
现代家庭中,不少父母为了将来孩子能成才,认为“严师”才能出高徒,往往只注意挑孩子的缺点、不足,批评往往多于表扬。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往往使孩子性格孤僻、自卑,缺乏进取心。其实,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被人承认,被人尊重,被人爱的需要,既被别人所欣赏。作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对孩子欣赏至关重要。我一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我对孩子不只是眼睛盯在学习成绩上,而是用“放大镜”多角度的去寻觅孩子在各个方面的“闪光点”,并大加肯定。如仅“吃饭”方面,我就从“吃得多”,“吃得快”,“桌上不掉饭粒”,“不挑菜”等方面表扬,使孩子在喜悦、满足中明白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并努力争取。在孩子成功时我给予鼓励,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遭受挫折时,我更注意给予爱抚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我讲得比较多的一句话是:“妈妈相信你能得的!”在孩子学习方面,我从不当着孩子的面赞扬他“聪明”,我总是赞扬他“认真或努力了”。因为我想告诉孩子,任何成功都要付出代价,而只要努力了,哪怕失败也无需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