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时间:
读者 29号上午 和13号上午会准时到达邮局。然后那天你就可以买到了。
故事会更有故事性 读者更广。
没有更好 没有比较的必要。两者同买是最好的。
什么是六角图书
由光明日报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六角丛书”在京首发不足3个月,已出版发行的66种书销出3万套,其中“感恩系列”首印2万套,一个月内便销售一空。在我国年均面世23万种图书60亿码洋的大背景下,如此不错的销售业绩加上涵括名著阅读、时文阅读、儿童诵读、原创美文4大系列200多种的庞大出版计划,使“六角丛书”引起了许多媒体的高度关注,在读者中间产生超出预期的积极反响。很简单,之所以能够产生积极的传播反馈和市场反应,究其根本,无非是这套丛书满足了广大读者的有效文化需求——买得起,看得上。
“买得起”是前提。只有读者买得起,有书看,图书才能实现其阅读价值。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创作活跃出版热闹的图书市场,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和复杂的中间环节,使图书定价之高已是匪夷所思。想读书的人买不起书,大量的图书却尘封在书库里。据统计,目前我国图书库存量达到700亿册,等待它们的命运往往是销毁。写的书没人看,作者的劳动价值不能充分实现;卖书的人卖不出去书,亏本是必然的;想看书的人买不起书看,渐渐地也就不看书了。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令人担忧。光明日报出版社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策划,以“平价书”为切入点,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致力科学管理和成本控制,以每印张0.60元作为单色图书的基价,以薄利求多销,实现这套丛书“普及经典”的目的,值得推广。
当然,要实现出版人的良好愿望,不仅要让读者买得起,还要让读者看得上。“低定价、高品质”,是这套“六角丛书”的可贵之处。“六角丛书”除了在价格上具有绝对优势外,在内容选择、编校质量、封面版式、开本用材等方面坚持走精品路线,“亚文化、准学术、大教育、泛美书”的品格追求比较明晰。以“名著阅读系列”为例,出版社为了确保翻译质量,投入了300多万元的翻译成本。今天,已经发行的《复活》、《雾都孤儿》等外国文学经典恪守“信、达、雅”原则,以原版书为准,可读性强,装帧精美,很受读者欢迎。价格便宜,质量上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得去,站得住,行得久”,才能实现传播新知的出版使命,出版人的远大眼光令人感动。
丛书出版单位不循规蹈矩,不以市场盈利为唯一目的,而是煞费苦心地经营“平价书”,经营一项惠民工程,体现的正是出版人不可或缺的社会使命意识。这也是这套“六角丛书”传递给社会的最可贵的信息。对于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来说,如何焕发五千年浩瀚文明的伟大光辉,个体的人的进步和素质提升是关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市场不同于其他市场,其社会传播职能时刻不可忘。“六角丛书”的做法,维护读者的利益,对于净化出版环境不无启示。
文化建设是个不断创造不断积累的过程,包括图书出版在内的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更多文化人历史使命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