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学海文辅导专家把考研政治要点总结如下:
实践就是实践主体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运用各种实践中介作用于实践客体,使世界日益从自在世界转变为人类世界的能动的过程,也是主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和认识过程都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方面构成的。实践或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或认识能力的人,是人类活动中唯一能动的要素。实践或认识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客体。人类实践或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自动界、人类社会等物质对象,也可以是主观的思想、理论、世界观等精神对象。实践或认识中介则是指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的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既包括人们的主观意识,又包括人们的肉体,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存在,因此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等于主观。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类实践和认识范围内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的对象,也包括精神的对象,也不等于客观,因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等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2.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同时客体也能对主体起到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实践主体在人类意识的指导下可以运用实践中介能动地改造实践客体,实现主体的对象化或主体客体化。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在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客体也会反过来制约、影响主体,实现客体主体化。因而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一方面表现为人化自然,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人的自然化。
人类主体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第一,确定实践的目标计划或方案。第二,运用现实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第三,对实践活动进行反馈和调节。在实践活动结束以后实践主体运用一定的标准对实践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重要考点,注意掌握
考研政治真题分析:
(2013年分析题第34题)
(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1)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两事例充分显示出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作用,突出地表现了主体在认识中进行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的重要作用。
(2)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让生活更美好。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就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按规律办事。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实践在整个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活动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一切认识最终都来自于人的实践。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认识主要有两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指人们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人们通过他人或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间接经验是认识的“流”,任何间接经验最终都来自于直接经验。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主要表现在:①实践的需要推动着认识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的需要、要求就会为认识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设备、仪器又为认识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③实践过程还进一步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这些都能成为认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再次,实践也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最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重要考点,注意掌握
(2011年多选第17题)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 )
A 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 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
C 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
D 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
【答案】AB
4.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又能反作用于实践,尤其是科学的理论,能够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极大地推动人类的理论创新,推动实践的发展;而错误的、反动的理论会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到阻碍作用,使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遭受挫折和失败。
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在:①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支配的能动的物质活动,离不开意识的指导。②认识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实践。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并用来指导主体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实践活动之前就确定相应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并指导主体选择最佳的行为方式。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也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问题的讨论,不过是用知行的关系来表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知行关系中,知就相当于认识,行就相当于实践。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在知行问题的探讨中,曾经提出不少深刻的见解,主要表现在:
第一,知和行相互作用。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王夫之则概括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
第二,强调“行”的作用。行而后知,行以验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第三,强调“知”的作用。知先行后,“行为知功”。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
第四,知行合一。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把行看成某种思维之中的精神活动,从而认为在意识中知和行合二为一了。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万学海文考研辅导专家提醒大家考研政治知识点具有小结的性质,理论地位很重要,着重理解。
《来源: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红宝书考点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