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饮食习惯直接决定营养状况,所以,理想的健康离不开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摄入均衡的营养,日常饮食各方面就要多加注意。针对我国居民的营养需要以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营养学会在1997年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平衡的膳食,由多种食物组成,这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需要,促进身体的健康。同时,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以谷类食物为主,并且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身体非常有益。薯类也是传统主食,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应鼓励多吃。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D外,含钙量较高,利用率也高。我国居民膳食中钙含量不足,奶类是很好的补充。豆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以及B族维生素,应提倡多吃。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肥肉和荤油为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而且是引起某些慢性病的因素,应当少吃。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进食时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如果两者不平衡,会引致肥胖或消瘦,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吃清淡沙盐的膳食
饮食不要太咸、太油腻,也不要吃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品。食盐吃得过多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应从小养成吃少盐膳食的习惯。
•如饮酒应适量
高度酒含热量高,不含其它营养素。无节制地饮酒会减低食欲,时间长了会导致营养不良、酒精性肝硬化,还会增加高血压、中风的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和暴力行为,对个人健康和社会都有害。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选购外观好,没有泥污、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食物卫生标准的食物,可以防止病从口入。进餐时也要注意卫生,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共餐者的健康状况等,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