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光临可关玩日记,免费分享生活知识及创业资讯
  • 谈谈你对马云的认识?从他的成长和创业过程中你有什么启发

    谈谈你对马云的认识?从他的成长和创业过程中你有什么启发

    你好,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明我是如何看待马云

    1、团队凝聚力:马云的成功并不是马云一个人的成功,这些很多都要归功于他的团队,只有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才能创造出成功,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马云的领导能力是十分强大的;
    2、平台建设:马云建立了一个成功的平台,无论是从长远的企业计划来看,还是从眼前企业的收益来看,搭建一个成功的平台或者是创业时候有一个可靠的平台做支柱是十分必要的,像是视界创新商学院,就是这样的平台;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是我对马云的理解,渴望可以帮到你,
    望采纳!

    马云怎样成功的,经历怎样的辛酸才有今天的成就

    马云:当时我还在做电机系的研究生。

    马云:98年我们开始谋划这个事情,99年融到了第一笔钱,做易得方舟,现在想起来那是一段非常具有纪念意义但是也蛮辛酸的事情。

    当时5个清华的学生,当时想做的其实有点像后来的脸谱网,但实际上我们想做面对高校学生的网络。因为当时在学校里访问新浪是非常慢的,当时由于带宽的问题,访问新浪非常慢。新浪、搜狐、网易都是在外面的网络里,在学校访问是非常慢的,我们想做一个在学校里专门给学生服务的网站。当时做起来一度很火,和ChinaRen并驾齐驱,很火的人。我们当时从上海一个VC融了600万人民币,也是一个非常好的VC,投资团队非常好。但事实上最后失败有必然性,一个创业的过程事实上是体现你自己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的一个过程,也体现了你怎么样为人处事,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当初我们5个人都是学生,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马云:一方面是没有工作经验,不知道生意是怎么做的。我们曾经有几十万的单子摆在面前说不接、不做,因为这不是我们的主营业务。

    马云:另外一方面。由于一开始清华的学生停学创业,我是放掉了我的研究生学位,媒体很关注。本身这个东西今天应该感谢媒体的关注,但是由于我们自己没有很好的把握这种关注,我们把自己看的太高了,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楚,所以过早的骄傲,或者说更多是有点太自大了。

    我觉得这是失败的一个必然因素。我们没有想怎么把我们的服务做的更好,也没有想怎么样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而是简单地想我们怎么样尽快上市,这是非常错误的一条路。

    如果有教训和大家分享,当你创业的时候,尽管有远大的理想,尽管可以跟投资人讲我未来的退出方式是收购兼并,或者是上市,但是自己要知道,这仅仅是手段你的目标是做一家伟大的公司。

    其实这一次创业给予了马云可能很大的启发和经验,为他以后的创业做了比较好的认识上的积累。这次创业失败之后,你们几个也都各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做自己的东西。后来你加入网易,做无线事业部的负责人。当时你做亿友的时候,其实无线这一块还是很好的。

    马云:我们每个月当时在网易收入几百万美元。

    马云:可能我自己是一个创业型的人,我愿意自己做一些事情,带领一个团队和大家很平等地共处,很开心地做一些能够影响我周围的生活环境,能够影响社会,甚至影响一代人的事情,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这是我本身的追求。所以,有机会的时候我就会蹦出来创业。

    马云:首先我们在美国拿了那个奖,又有投资人愿意投钱出来。

    马云:那个本身和我所做的事情不矛盾,去参加那个评比的时候是我两个合伙人去的,我们一起写商业计划书,我们用业余时间三个人写的,凑成一份,他们在美国参加那个比赛。首先我们是有这种激情。

    再加上要说好机会,其实也不见得是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当时我从网易出来放弃很多股票期权,放弃很多现实的东西。

    马云:对,我的行权价格也很低。我从网易出来做的第一件事情,本来在北边买了一个大房子,立刻卖掉,因为我想我对亿友要付出很多奉献,要付出,大家要有一个准备,任何创业都有风险。甚至还有一个数字跟大家分享,我12月份在美国的时候,有机会和斯坦福商学院的院长做了一次沟通,他告诉我,在美国获得风险投资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有获得了天使投资的公司,可能有1000家公司出来创业,100家获得了天使投资,几十万美元。天使投资下一轮叫A轮投资,天使投资100家里面,只有3.2家平均来讲可以获得A轮融资,剩下96.8家都拿不到钱,当然不排除其中有不用拿钱就成功了,但大多数都是失败掉了。所以,本身创业风险是非常高的。做这样决断要想到你是否有这种追求。

    马云:其实我和大马云相差很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经常开玩笑叫我“小马云”。我自己并没有觉得我是一个创业明星或者怎么样,恰恰相反我认为创业者应该是低调的,应该务实地做事情,不应该太多的在媒体面前曝光。

    这是第一个。看这个人,看这个团队。

    第二个,看你本身这个项目。是不是一个有伟大市场空间的项目,有市场空间的同时是不是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行业。其实不一定的。如果你的项目够好、团队够优秀,你完全可能干的比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