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熬汤的时候放猪皮进去一起熬,猪皮很软很滑。
2.高压锅压5到10分钟,拿出来切条,炒辣椒吃。
3.做皮冻吃
猪肉皮要怎样煮最简单而更好吃
中文:猪肉(zhu rou) 英文:pork 性味:甘、咸、微寒、无毒。 归经:入脾、肾。 功效:滋养脏腑,滑润肌肤,补中益气。 说明:猪又名豕、豚。因饲养简易,又具有骨细筋少肉多的特点,为日常食用肉最多的一种。历代医家认为:“猪,为用最多,惟肉不宜多食,令人暴肥,盖虚肌所致也。”“凡肉有补,惟猪肉无补。”“以肉补阴,是以火济水,盖肉性入胃便湿热,热生痰,痰生则气不降,而诸症作矣。”所以对阴虚血虚患者多吃猪肉无益。然而,据报道,日本琉球大学教授通过调查发现,猪肉如果调煮得宜,它亦可成为“长寿之药”。调查结果发现,某地八十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们几乎每天都吃猪肉,主要由于烹调方法不同,猪肉煮的时间都很长,先将猪肉煮二三小时后,再加入海带或萝卜又煮一小时,做成一种汤菜食用。经过化验分析,猪肉经长时间炖煮后,脂肪会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而胆固醇含量大大降低。猪肉虽是日常食品,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多食令人虚肥,大动风痰,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肠饱胀或腹胀腹泻。对于脂肪肉及猪油,患高血压或偏瘫(中风)病者及肠胃虚寒、虚肥身体、痰湿盛、宿食不化者应慎食或少食之。一般入药均为猪瘦肉。 又名豚肉,是主要家畜之一。属猪科动物。 其性味甘咸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 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 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猪肝 能养血补肝,明目去翳,患夜盲、目暗、浮肿、萎黄等疾病者可常食之。 猪皮 性味甘凉,含有胶质成分,能营养肌肤,将猪皮煮熟成冻子食之,能使人皮肤光洁细腻。 猪胰 若治白癜风,可用猪胰1具,酒浸一小时,饭上蒸熟食用。 猪蹄 性味甘咸平,有补血、通乳、托疮的作用,可用于产后乳少、痈疽、疮毒等症。 猪瘦肉 [编辑本段]猪肉(瘦)知识介绍: 猪肉是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 [编辑本段]猪肉(瘦)营养分析: 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编辑本段]猪肉(瘦)适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1. 适宜阴虚不足,头晕,贫血,老人燥咳无痰,大便干结,以及营养不良者食用; 2. 对湿热偏重、痰湿偏盛,舌苔厚腻之人,忌食猪肉。 [编辑本段]猪肉(瘦)食疗作用: 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 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功效; 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燥、干咳、便秘和难产。 [编辑本段]猪肉(瘦)做法指导: 1. 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如横切,炒熟后变得凌乱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牙;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 2. 猪肉烹调前莫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 3. 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 《本草备要》指出,“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律液,丰肌体,泽皮肤,固其所也。” 《随息居饮食谱》指出,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 《金贵要略》云:“驴马肉合猪肉食之成霍乱”。“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吴谦注曰:猪肉滞,羊肝腻,共食之则气滞而心闷矣。 《饮膳正要》云:“虾不可与猪肉同食,损精” 猪肉 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 73克 热量(千卡): 320 B1硫胺素(毫克): .37 CA钙(毫克): 6 蛋白质(克): 17 B2核黄素(毫克): .18 MG镁(毫克): 12 脂肪(克): 28 B5烟酸(毫克): 2.6 FE铁(毫克): 1 碳水化合物(克): 0 VC维生素C(毫克): 0 MA锰(毫克): .01 膳食纤维(克): 0 VE维生素E(毫克): .48 ZN锌(毫克): 1.77 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