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这就是运营的角色,连接用户与产品,业务与产品,以及产品与产研团队。作为一名有着近四年运营经验的从业者,我对“桥梁”这个词有着深刻的理解。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世间的媒人,深层次来说,则是推动转化并维护双方亲密关系的渠道。
那么,产品运营具体是做什么的呢?让我这个有着两年以上产品运营经验的人来说说。从字面上理解,产品运营就是围绕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工作,从产品的构思、诞生、成长到衰老甚至淘汰,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运营的参与。那么,产品运营的核心工作到底是什么呢?
1. 竞品调研和行业了解。产品的诞生就像孩子的降生,但产品运营的初步市场调研则决定了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产品可能一出生就受到大家的喜爱,或者一开始就受到某些人的追捧。这其中的成功因素,运营和产品经理各占一半。
2. 产品推广、覆盖和应用。新产品的推出离不开宣传,即使它后来广受欢迎,也离不开前期的市场推广。推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签订“生死状”,这看起来似乎没必要,但实际上非常必要,而且充满成就感。简而言之,就是设定目标,然后用运营的手段去实现它。目标通常包括“覆盖”和“使用”,比如覆盖哪些城市(目标城市用户)、使用人数(UV/PV)等。
3. 培养核心用户和搭建渠道。经常有这种情况,别人说好,产品才会真的好。这些“说好”的用户可能是产品的忠实粉丝,他们的口碑传播让产品实现老带新的效果,让产品的每次迭代和优化都更有分量。忠实粉丝可能是无意中使用产品带来的,也可能是运营在社群或其他渠道培养出来的。
4. 数据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在大数据时代,即使不做运营,其他岗位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数据敏感度。运营需要关注的数据不仅仅是结果数据的PV/UV,更有价值的是通过数据洞察用户行为,了解用户在产品中的哪个环节遇到了问题,在支付订单这个环节有多少人没有转化。然后,通过数据进行调研,用情感共鸣来吸引用户,这是运营的基本素养;用数据了解用户,则是运营的高级素质。这也是当前策略运营如此重要的原因。
5. 有趣的人。在运营中,如果一个人无趣,他将无法获得成就感。运营的工作繁杂,我们需要处理用户问题、跟进产品需求迭代、组织培训、维护功能落地、策划活动方案等。我们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制作视频、长图、处理人际关系、担任项目负责人等。因此,我们一定要是有趣的人,善于利用手中的渠道、平台、产品,使之活跃起来,对内外产出都是完整、有效、创新的。
6. 个人成长。从初入行的小客服到客服经理,再到C端和B端运营,我享受每个阶段的工作。很多人问我是否遇到困难,我当然遇到过,但我记住的都是问题的解决结果和成长的过程。每个岗位都需要我们细心发现、慢慢积累,用心且不过于极端地要求自己,可能是学习路上最好的节奏。我还在路上,我还要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