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光临可关玩日记,免费分享生活知识及创业资讯
  • 韩信向刘邦讨要假齐王的故事(详细!!!一定要详细!!急啊!)

    韩信向刘邦讨要假齐王的故事(详细!!!一定要详细!!急啊!)

    当时,刘邦被项羽射中的箭伤还没有全好,又恰逢刘邦围钟离眛未果却被项羽反戈一击被迫退走险阻,自顾不暇,正盼着韩信能支援他。韩信乘机派使者请求做“假齐王”。

    刘邦看罢韩信来书怨怒双生,当着使者的面骂道:“我被项羽困在广武,日日夜夜盼望你韩信来救援,你不但不来,反而想自立为王,真是岂有此理!”

    幸亏有张良、陈平比较沉稳,连忙踩了一下刘邦的脚,悄悄对他说:“现在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我们哪能不让韩信自立为王呢?不如借此机会成全了他,立他为王,好好地对待他,让他守住齐国。不然的话,恐怕要发生变故,对我们就更加不利了。”

    刘邦是何等伶俐之人,顿时大悟,回嗔作喜,改口骂道:“大丈夫南征北战平定如此之多的疆土城邑,要当王就当个真王,干吗要当假王?真是没出息!”

    刘邦骂着骂着就把话意给转了,他先是骂韩信不仗义,居功要王,后来变成了骂韩信没出息,应该当真齐王。由于刘邦随机应变,在韩信的使者听来,刘邦的话听来虽说怒气冲天,却像是在为韩信鸣不平了。

    刘邦去世时是多少岁?

    有两种说法,主要是出生时间有争议
    一种说法是前256年生,
    一说为前247年生,
    则前195年4月25日 驾崩时, 一说62岁、一说为53岁

    下面引用专家的推论:
    刘邦的卒年,容易确定。《史记》、《汉书》等古籍都明文记载其年为汉十二年,即公元前195年。
    而刘邦的生年,就不是那么容易确定了。司马迁、班固都没有明确地记载下来。倒是后来《史记》、《汉书》的注解者作了补充。
    南朝宋裴骃(裴松之之子)注引皇甫谧曰:
    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史记•高祖本纪•集解》)
    《汉书》的注解者颜师古则注引臣瓒曰:
    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寿五十三。(《汉书•高祖本纪》)
    按,秦昭王五十一年,即公元前256年,皇甫谧之说的刘邦生年即此也。
    再按,年四十二即位,其时为公元前206年,秦灭而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也。上溯四十二年,即公元前247年,臣瓒之说也。
    二者,孰是孰非?
    臣瓒,已经证实,其人名姓无可考。但有一点,我们知道他是唐朝颜师古之前的《汉书》注解家,具体的说,他是西晋时代的《汉书》注解者。近代历史学家孟森的《臣瓒考》(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责善半月刊》1卷21期,1941年1月)可作参考。
    皇甫谧(215—282),魏晋之交的医学家,入晋后主攻文学、史学,他的《帝王世纪》上起三皇,下迄汉魏,颇有二史所缺者。但是皇甫氏撰著该书,大量引用经传签纬图说,不少部分是荒诞不经、穿凿附会的,颜师古在注解《汉书》时,数指其言之妄伪。在《史记•集解》中,裴骃经常大段大段地引用皇甫氏的《帝王世纪》。
    由上可知,皇甫谧和臣瓒几乎是同时代之人,据现今两人所注解的片段言论,臣瓒的见解往往为较多的后世史家采纳,皇甫氏则多有妄论,故此,谁人可信,实难定论。
    现时流行的权威著作白寿彝总主编之《中国通史》采用了皇甫谧之说,而代表中国现代史学水平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和经典辞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也采用皇甫氏之说。此三书一锤定音,顿时刘邦之生年一片倒:生于公元前256年。
    其实,翔锋以为,无论是皇甫谧还是臣瓒,都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在他们之前,并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刘邦之生年——至少以现存的史料来看确实如此。真相可能是皇甫氏之说,也可能是臣瓒之说,但也可能二者皆非。史迁、孟坚没有记载高祖享年,司马光撰著《资治通鉴》,没有引用二者之论,史家之笔也。
    故此,翔锋以为:刘邦,生卒年应该如此表述:B.C.256年或B.C.247年——B.C.195年,享年62岁或者53岁。另一部经典辞书《辞海》与余暗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