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传说清朝末年,正仪镇有个叫赵慧的女子,发现一种酱麦草是做青团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团子更为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发硬、不变色。后来正仪镇中心桥南一爿糕团店的陈四宝老大娘从赵慧处学得了这个秘方,从此青团子供应于市场,成了一种色味兼美,饶有乡土特色的点心。 昆山正仪青团子一直闻名江浙沪一带。很久以前,青团子只是江南一带清明扫墓用的祭品。明代有书记载:“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即青团子由明代“青色染饭”演变而来。在用作祭祀之外,明清时民间还流行吃“清明团”,因为“清明”与“聪明”谐音,许多人家抱着婴儿向邻里乞讨“清明团(青团子)”,谓“讨聪明”,给孩子的成长讨一点口彩。青团子最初的来源,已很难考证。但清明时节吃青团子的习俗却一代代流传下来,并且成为江南人家情感与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每年清明前后,正仪老街青团店林立,街坊村民都来购买,江浙沪许多居住偏远的人也慕名前来品尝。而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只得用笔墨来诉说对故乡、对青团子的无尽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