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家,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本文中,我们使用 Entrepreneur 在英语中的本源含义。所谓企业家 (Entrepreneur)是指为个人追求机会,通过创新满足需求,而不顾手中现有资源的创业者。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创新性,企业家和创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英语中企业家和创业者都是一个词:Entrepreneur。
企业家与传统的管理者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企业家是靠机会驱动的,机会来源于环境中的变化,企业家就是善于捕捉这些变化的人。而官僚型的管理者则是依靠资源驱动的,他们的思维模式经常是:如果我有什么资源,我将能干成什么事情,而企业家则首先问环境中有什么机会,然后才会想到自己拥有什么资源,并想方设法去获取这些资源。因此,官僚型管理者更多的守业,而企业家更多的是创业。斯蒂芬.P.罗宾斯的著名教材《管理学》中将将两种管理者的思考次序进行了对比,如下表所示:
表1 典型官僚管理者与典型企业家思考次序对比
从表中可以看出,企业家的战略重点来自对机会的感觉和把握,而不是由现有的资源驱动的。企业家的倾向是密切监视环境的变化并从中发现机会,对于他们来讲,最重要的是产生投资的主意,至于手中掌握的资源则是次要的。
一旦发现机会,企业家就开始寻求利用机会的方式,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企业家总是相信机会一定能被开发出来。不仅如此,企业家不惜冒财务风险,不惜冒职业生涯的风险和家庭关系的风险,或是不惜承受心理压力,也要将新企业办起来。只有在企业家发现机会和开发机会的途径以后,他才开始考虑所需要的资源,然后再决定怎么得到它们。此外,企业家通常能够富于想象力地和高效率的利用非常有限的资源。当资源障碍被克服以后,企业家才会把组织结构、人员、营销计划和其他各种必要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去实现整体战略。
肖伯纳 (George Bernard Shaw)曾经说过:“理智的人会主动适应世界,而非理性的人妄想世界按照自己意图前行,结果就是一切进步都取决于非理性者”。这话也道破了企业家的本质,企业家所从事的事业在大众看来往往是不愿、不能或者不敢去做的,为此,企业家需要拥有坚忍不拔的品格,尤其是应该经受住失败的考验。企业家应该把失败看成暂时的挫折,看成“吃一堑,长一智”的机会,看成对于未来成功的投资,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不轻言放弃。
总之,企业家在没有多少资源的情况下,锐意创新,发掘并实现潜在机会的价值。他们就是具有勇于创新、乐于冒险、不怕失败的创业精神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