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光临可关玩日记,免费分享生活知识及创业资讯
  • 什么是产品运营思维?

    什么是产品运营思维?

    产品和运营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做一款优秀的产品,先决条件是要充分了解产品所面对的人群特征,做好用户运营也是同样的道理,以用户运营效率为起点,不断优化产品,从而达到进一步提升运营能力的目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闭环。一、达成共识:莫把用户关进笼子,别把数据放地下产品人与运营人日常工作目标不同,产品人主要围绕产品的生命周期,制定产品策略推动产品迭代;而运营人员则围绕用户群体进行有目的的组织和管理,增加用户粘性、用户贡献和用户忠诚度。从协作和效率的视角,要打造产品和运营这两个角色的闭环,首先要撇开思路差异,换位协作,两个角色要有统一共识。数据即是最好的“巴别塔”,通过统一语言来统一共识。通过从数据到行为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数据分析师在其中担任粘合剂的角色,用共同语言将产品人和运营人更好地连接起来。二、产品人:用运营视角思考,关配携注全景漏斗和运营效率在产品人与运营人达成统一的共识的基础上,产轮滑品人应该从运营的视角来考虑产品设计,从全景漏斗的角度来思考,并关注运转效率。用运营视角来考虑产品设计从运营的视角来考虑产品设计,产品人的思维不再是简单地从痛点、问题出发,而会将用户进行分群,如老用户、新用户、不同地区的用户、不同场景的用户等。基于分层深入思考,如何让不同用户感受到差异化的服务。这些细分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生动的场景,每个场景都蕴含着产品改进、数据提升的机会。思考全景漏斗下图是某款具有社交属性的健身工具类产品,产品包括训练、电商、内容、社交、运用等分类内容,每块内容都有独自的漏斗,然而在用户使用过程并不是完成a漏斗继而完培桐伏成b漏斗的过程,而且与各类内容都交缠反复的过程。在产品人思考产品时要具备运营思维,动态看用户在产品中的流转。思考产品运转效率一个产品乃至公司,都可以认为是有机的效率“机器”。“机器”能够持续运转,且通过正向反馈不断调优。产品本身相对于运营来说是静态的,衡量产品的运作效率要动态考量产品的运作情况,每个产品都应该定义自己的运转效率第一指标,或者相对动态的能评价整体运转情况的北极星指标,比如定义运转效率=日活*激活率*分享率*累乘(1+△激活率)(1+△分享率),即可以表述产品的运转效率、改进效果。根据指标反馈到运营优化上面,再由运营优化的结果,内化到产品迭代中。三、运营人:从产品视角思考运营运营人要从产品化的视角考虑运营问题,考虑如何让运营做到去人工化,尽量实现机器化。在用户群体中找到产品机会,寻找讲日常运营得到的“知识”,内化到产品中,从而实现自增长的闭环,让运营工作更加简单。因为运营的手段通常来说是比较动态的,但日常中有许多工作可以总结成自动化、机器化的“套路”,这就是产品化的机会。Uber的自增长闭环显示出产品是如何循环起来的,表面看起来是运营,实际上每个环节都可以转化到产品中。关于产品、运营等干货还可点击链接,了解详情干货下载|如何完成产品和运营的数据驱动闭环?关于数据驱动各行业价值的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神策数据】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详情~